目录
第一章 AutoCAD基础
1.1AutoCAD基础
1.1.1AutoCAD R14的安装
1.1.2启动AutoCADR14系统
1.1.3退出AutoCADR14系统命令
1.1.4AutoCADR14工作界面简介
1.1.5坐标系统
1.1.6绘图的基本操作
1.2绘图环境设置
1.2.1设置绘图边界命令(LIMITS)
1.2.2设置绘图环境命令(PREFERENCES)
1.2.3设置绘图单位命令(DDUNITS)
1.2.4确定坐标显示的方式命令(COORDS)
第二章 图形文件与操作
2.1建立与打开图形文件
2.1.1新建图形命令(NEW)
2.1.2打开图形文件命令(OPEN)
2.2图形文件保存
2.2.1快速保存命令(QSAVE)
2.2.2另存文件命令(SAVEAS)
2.3图形文件打印
2.3.1打印设置(SETUP)
2.3.2打印预览命令(PREVIEW)
2.3.3打印图形命令(PLOT)
第三章 二维绘图
3.1绘线
3.1.1直线命令(LINE)
3.1.2射线命令(RAY)
3.1.3无限线命令(XLINE)
3.1.4复合线命令(MLINE)
3.1.5定义复合线型式样命令(MLSTYLE)
3.1.6填充设置命令 (FILL)
3.1.7加宽线命令(TRACE
3.1.8多义线命令(PLINE)
3.1.9样条曲线命令(SPLINE)
3.2绘弧与圆
3.2.1圆弧命令(ARC)
3.2.2圆命令(CIRCLE)
3.2.3圆环命令(DONUT)
3.2.4绘椭圆和椭圆弧命令(ELLIPSE)
3.3多边形
3.3.1多边形命令(POLYGON)
3.3.2矩形命令(RECTANG)
3.3.3区域填充命令 (SOLID)
3.4绘点
3.4.1点的形状与尺寸设定命令(DDPTYPE)
3.4.2绘点命令(POINT)
3.4.3绘多个点
3.4.4等分绘点命令(DIVIDE)
3.4.5绘制测量点命令(MEASURE)
3.5徒手绘画与图案填充
3.5.1绘画命令 (SKETCH)
3.5.2图案填充命令(BHATCH)
第四章 图形编辑
4.1目标选择
4.1.1目标的选择
4.1.2建立目标选择集(Group)
4.2删除与恢复删除目标
4.2.1删除命令(ERASE)
4.2.2恢复删除命令(COPS)
4.2.3取消命令(UNDO或U)
4.2.4重做命令(REDO)
4.3图形的复制
4.3.1复制命令(COPY)
4.3.2镜像复制命令(MIRROR)
4.3.3偏移复制命令(OFFSET)
4.3.4阵列复制命令(ARRAY)
4.4图形移动
4.4.1平移命令(MOVE)
4.4.2图形旋转命令(ROTATE)
4.4.3图形放缩命令(SCALE )
4.4.4拉伸移动命令(STRETCH)
4.4.5改变长度命令(LENGTHEN)
4.5修改图形实体
4.5.1修剪命令(TRIM)
4.5.2延伸命令(EXTEND)
4.5.3断开命令 (BREAK)
4.5.4倒直角命令 (CHAMFER)
4.5.5倒圆角命令(FILLET)
4.5.6修改实体命令(DDMODIFY或DDCHPROP)
4.5.72D多义线编辑命令(PEDIT)
4.5.8分解命令(EXPLODE)
4.6夹持功能
4.6.1夹持点
4.6.2夹持点设置命令(DDGRIPS)
4.6.3夹持点的使用
第五章 文本标注
5.1文本标注
5.1.1文本命令(TEXT)
5.1.2动态文本命令(DTEXT)
5.1.3多行文本命令(MTEXT)
5.2定义字体式样
5.2.1定义字样命令(STYLE或DDSYTLE)
5.3文本编辑
5.3.1控制文本显示命令(QTEXT)
5.3.2修改文本命令(DD EDIT)
5.3.3编辑文本命令(DDMODIFY)
5.3.4拼写检查命令(SPELL)
第六章 辅助绘图与显示控制
6.1辅助定位
6.1.1删格捕捉命令(SNAP)
6.1.2显示栅格命令(GRID)
6.1.3等轴测平面命令 (ISOPLANE)
6.1.4正交命令(ORTHO)
6.1.5绘图辅助命令(DDRMODES)
6.2目标的捕捉
6.2.1目标捕捉命令DDOSNAP (或OSNAP)
6.2.2使用工具条方式捕捉目标
6.2.3捕捉框命令(APERTURE)
6.2.4光标痕迹命令 (BLIPMODE)
6.3显示控制
6.3.1缩放命令(ZOOM)
6.3.2图形移动命令(PAN)
6.3.3鹰眼命令(DSVIEWER)
6.4显示与刷新
6.4.1重画命令(REDRAW)
6.4.2重新生成命令(REGEN)
6.4.3重新生成所有视区命令(REGENALL)
6.4.4自动重新生成命令(REGENAUTO)
第七章 询问命令
7.1询问命令
7.1.1面积命令(AREA )
7.1.2距离命令(DIST)
7.1.3列表命令(LIST)
7.1.4数据库列表命令(DBLIST)
7.1.5点坐标命令 (ID)
7.1.6时间命令(TIME)
7.2查询状态信息
7.2.1状态显示命令(STATUS)
7.2.2系统变量命令(SETVAR)
第八章 线型、颜色与图层
8.1线型
8.1.1线型文件
8.1.2线型命令(LINETYPE或DDLTYPE)
8.1.3线型比例命令(LTSCALE)
8.2颜色
8.2.1设置颜色命令(DDCOLOR)
8.3图层
8.3.1图层的基本概念
8.3.2图层操作命令(LAYER)
8.3.3利用工具条对图层操作
第九章 块与属性
9.1块操作
9.1.1定义块命令(BMAKE)
9.1.2基点命令(BASE)
9.1.3插入块命令(DDINSERT)
9.1.4多重插入命令(MINSERT)
9.1.5利用拖动方式插入块
9.1.6块存盘命令(WBLOCK)
9.2属性
9.2.1属性概念
9.2.2定义属性命令(DDATTDEF)
9.2.3修改属性定义
9.2.4属性显示控制命令(ATTDISP)
9.2.5属性编辑命令(ATTEDIT)
9.2.6属性值编辑命令(DDATTE)
第十章 尺寸标注
10.1尺寸标注的基本概念
10.1.1尺寸的组成
10.1.2尺寸标注的基本类型
10.2标注长度型尺寸
10.2.1标注线型尺寸命令(DIMLIN或DIMLINEAR)
10.2.2校准型尺寸命令(DIMALI或DIMALIGNED)
10.2.3基线标注命令(DIMBASE 或DIMBASELINE)
10.2.4连续标注命令(DIMCONT或DIMCONTINUE)
10.3角度、半径、直径、坐标与旁注标注
10.3.1角度标注命令(DIMANG或DIMANGULAR)
10.3.2标注半径命令(DIMRAD或DIMRADIUS)
10.3.3标注直径命令(DIMDIA或DIMDIAMETER)
10.3.4旁注命令(LEADER)
10.3.5标注坐标尺寸命令(DIMORD或DIMORDINATE)
10.3.6中心标记命令(DIMCENTER)
10.3.7用尺寸命令标注尺寸(DIM或DIM1)
10.4利用对话框进行尺寸标注及设置尺寸变量
10.4.1尺寸变量
10.4.2 尺寸标注样式命令(DDIM)
10.5尺寸标注实用命令
10.5.1尺寸标注的编辑命令(DIMEDIT)
10.5.2修改尺寸文本的位置命令(DIMTEDIT)
10.5.3覆盖尺寸变量命令(DIMOVERIDE)
10.5.4利用对话框编辑尺寸对象命令(DDMODIFY)
10.6标注形位公差
10.6.1形位公差的标注方式
10.6.2标注形位公差命令(TOLERANCE)
10.6.3利用LEADER命令标注形位公差
第十一章 面城造型
11.1面域基本概念及建立面域
11.1.1面域概述
11.1.2利用命令建立面域命令(REGION)
11.2对面域进行布尔运算和提取面域数据
11.2.1并运算命令(UNION)
11.2.2差运算命令 (SUBTRACT)
11.2.3交运算命令(INTERSECT)
11.2.4提取面域数据(MASSPROP)
第十二章 坐标系统
12.1坐标系统
12.2用户坐标系的操作
12.2.1建立用户坐标系UCS(UCS)
12.2.2用户坐标系管理UCS(DDUCS)
12.2.3利用对话框确定特殊形式的UCS(DDUC3P)
12.2.4坐标系国标显示方式命令(UCSICON)
12.2.5设置绘图高度和厚度(ELEV)
12.3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的概念
第十三章 三维显示与视图管理
13.1三维显示功能
13.1.1选择三维视点(VPIINT)
13.1.2利用对话框选择视点(DDVPOINT)
13.1.3选择特殊视点
13.1.4消隐(HIDE)
13.1.5着色处理(SHADE)
13.2渲染
13.2.1设置布景(SCENE)
13.2.2光源管理(LIGHT)
13.2.3材质设置(RMAT)
13.2.4材质管理(MAT LIB)
13.2.5渲染(RENDER)
13.3视图显示
13.3.1视图动态显示(DVIEW)
13.3.2设置UCS坐标平面视图(PLAN)
13.4 多视区管理
13.4.1多视区管理概述
13.4.2浮动视区命令(MVIEW)
13.4.3模型空间视区控制命令(VPORTS或VIEWPORTS)
13.4.4设置视区
13.4.5命名视图命令(DDVIEW)
13.4.6从模型空间向图纸空间转换(PSPACE)
13.4.7从图纸空间向模型空间转换(MSPACE)
13.4.8设置视区中图层的可见性(VPLAYER)
第十四章 三维绘图
14.1绘制三维绘点与线
14.1.1建模概述
14.1.2绘三维点和线
14.1.3绘三维多义线 (3DPOLY)
14.1.4编辑三维多义线(PEDIT)
14.2绘三维面及控制三维平面边界的可见性
14.2.1绘三维面(3DFACE)
14.2.2控制三维平面边界的可见性
14.3绘三维多边形网格
14.3.1绘三维多边形网格
14.3.2绘直纹曲面(RULESURF)
14.3.3绘柱面(TABSURF)
14.3.4绘旋转曲面(REVSURF)
14.3.5绘四边定界曲面(EDGESURF)
14.4利用基本形体表面生成函数绘基本形体表面
14.4.1绘长方体形表面(AI-BOX)
14.4.2绘棱锥体形表面(AI-PYRAMID)
14.4.3绘楔体形表面(AI-WEDGE)
14.4.4绘穹体形表面(AI-DOME)
14.4.5绘球形表面(AI-SPHERE)
14.4.6绘圆锥形表面(AI-CONE)
14.4.7绘圆环体形表面(AI-TORUS)
14.4.8绘碟形表面(AI-DISH)
14.4.9通过四点绘网格表面(AI-MESH)
14.4.10利用对话框绘基本体表面
14.5三维编辑
14.5.1三维旋转(ROTATE3D)
14.5.2三维镜像(MIRROR3D)
14.5.3三维阵列(3DARRAY)
14.5.4修正位置(ALIGN)
第十五章 实体造型
15.1绘制实体
15.1.1绘长方体命令 (BOX)
15.1.2绘球体命令 (SPHERE)
15.1.3绘圆柱体命令(CYLINDER)
15.1.4绘圆锥体命令(CONE)
15.1.5楔形体(WEDGE)
15.1.6圆环体(TORUS)
15.2拉伸与旋转
15.2.1拉伸造型命令(EXTRUDE)
15.2.2旋转造型命令(REVOLVE)
15.3布尔运算
15.3.1求并运算(UNION)
15.3.2求差运算(SUBTRACT)
15.3.3 求交运算 (INTERSECT)
15.4编辑三维实体
15.4.1三维实体倒角(CHAMFER和FILLET)
15.4.2切实体 (SLICE)
15.4.3生成剖面(SECTION)
综合练习
附录A AutoCADR14工具条
附录B AUToCADR14菜单列表
附录C AUT0CADR14命令表
附录D AuTOCADR14系统变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