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年的经济发展,我们发现,宏观调控对于改革之初的中国政府而言基本上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很难谈得上有什么宏观调控。那时候,政府是直接“参与”了国民经济建设,而不是仅限于“干预”国民经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政府逐渐由“一线”退居“二线”。但改革之初,在国有经济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最终领导,仍免不了要“参与”到经济建设中去。在这种情况下的宏观调控,实际上主要体现为政府管好自己的行为,比如紧缩,政府一声令下,国有企业就听指挥(政府是企业的直接领导);要扩张差不多也是这样。于是我们看到,在改革之初,直接调控手段的使用是很频繁的,并且也是非常有效的。但是,随着市场机制的初步形成,尤其是非国有经济迅猛发展以后,直接调控或者政府还指望微观主体像过去那样听“指挥”就行不通了。与此同时,整个经济格局也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而发生变化。事异时移,经济格局变了,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手段、作用机制、作用效果等都要发生变化。宏观调控只有在正确把握经济格局变动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这是从20年政策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最朴素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