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断:罕之子。永乐十年正月袭父职,故后子万禅嗣。(《羽林前卫选簿》)。3.“不”作“卜”,鞑靼人,忠勇王也先土干部下。随同内附,授锦衣卫副千户。放后子伯颜答于宣德三年二月癸酉嗣。(《明宣宗实录》三六)。4.鞑靼人。归化中朝,授金吾左卫指挥同知。故后无嗣,令侄乃颜帖木儿于宣德四年八月袭。(《明宣宗实录》五七)。5.鞑靼人。南来内附,授为试所镇抚。正统五年五月癸丑,以其远人,增给月粮二石。(《明英宗实录》六七)6.鞑靼人,南京锦衣卫百户打耳罕之子。嘉靖三年九月袭职。(《南京锦衣卫选簿》四六)。7.山后胡人。归化中朝,命千金吾右卫带俸。故后子长吉帖木儿嗣。(《金吾右卫选簿》四册)。乃马歹四1.鞑靼人。洪武八年十一月来归,授为镇抚,命于浙江安插。(《明太祖实录》一一○)。2.亦称“鼐玛”,(四库本《弇山别集》一四)。初为百户,留居沙州卫。永乐八年八月,升副千户,赐姓名曰王存礼,并赏彩币衣服,嘉其获贼功也。(《明太宗实录》一○七)。3.鞑靼人。永乐十八年九月来归,授为百户。(《明太宗实录》二二九)4.山后胡人。来归之初,授为正千户,命于开平中屯卫居住。故后子彭永于天顺二年四月嗣。(《南京锦衣卫选簿》一○五)。乃颜台三1.鞑靼人。正统九年九月来归,授正千户,命于南京锦衣卫带俸。(《明英宗实录》一二一)。2.山后人,打蘭台子也。成化十年三月,嗣父职,于锦衣卫带俸。故后子舍刺袭。(《锦衣卫选簿》五)。3.迤北人,锦衣卫副千户奴才堂兄也。正德九年嗣职。故后子韩英袭。(《锦衣卫选簿》)。乃颜不花二1.女真人。洪武二十一年来归,授为三万卫副千户。故后子朱忠嗣。(《三万卫选簿》一九)。2.鞑靼人。南归中朝,累官至都指挥使,于金吾左卫带俸。故后子五十三于景泰三年正月戊申袭指挥使职。(《明英宗实录》二一二)。乃颜帖木儿五1.鞑靼人,富峪卫副千户完者帖木儿之侄。永乐十年九月袭职,故后子赛因不花嗣。(《富峪卫选簿》一五)。2.鞑靼人,金吾左卫指挥同知乃儿不花之侄。宣德四年八月嗣。(《明宣宗实录》五七)。3.鞑靼人,也先土干部下,随从内附,官至都指挥使,故后子者儿哈刺于宣德八年六月甲午嗣。(《明宣宗实录》一○三);(《锦衣卫选簿》四九)。4.鞑靼人,归化之初,授为大兴左卫指挥同知,正统九年四月甲申,以功升为指挥使。(《明英宗实录》一一五)。5.山后人,保定前卫带俸达官帖木儿王儹得之子。以从征失陷,未克袭职,乃命其弟朴儿于景泰二年六月嗣。(《保定前卫选簿》三二)。本书前言序金元时代,以北方民族主政中原。因此许多民族人士随而迁徙,杂居于内地省份,蒙元败北以后,部分随之而迁往东北、西北,少数仍留内地,迨至明代,又有部分女真、鞑靼瓦刺、回回以及西方各民族,慕中华文化,纷来归附,入仕于明政府,当时概与职位,使之安居。对于民族融合,起了推动作用。我与张鸿翔先生同学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建交于三十年代之初,同研明史,共读《明历代实录》于北平图书馆善本室,朝夕相晤,质疑问难,视为畏友。先生师承陈垣先生治学之法,擅长簿牒之学。勤学苦研,手不释卷,即在病危之中,仍再三嘱亲人,一定要善于处理旧稿和藏书。盖六十余年之精力,尽在于斯。惜于七五年逝世,遗稿盈架。夫人盛代儒同学亦精通元史和目录之学,撰有《清代名人千家著作举要》,不日将由华夏出版社出版,是继史学大师顾颉刚、萧一山两先生后,一部极有价值之作。但因年迈,现年已九十有三,无力整理先生旧稿,哲嗣昆季均专攻化学,于中国文史非所素习,难于整理,而我也编研边疆史地极忙,无暇及此,爱莫能助。兹从其旧稿中选出《明代各民族人士入仕中原考》及《明代设卫考》两书,较为完整,稍事加工,便可问世,兹先选前者为之改名、润饰、计得二十余万字,敢进一言,以述其重要。国家兴旺发达之一,端赖民族团结,共同建设,而旧史学者,忽略于此,乾嘉之际,均以训诂、考据为主。道咸之际,虽渐有边疆之作问世,而于民族团结之作则缺而未见。今逢盛世,排除大汉族主义的固习。强调了民族团结之重要,而先生之作,适不谋而合,更足以说明明代民族融洽之关系,发前人所不及,供今人采用,自有其现实性,余忝列民族研究之列,详读此书,觉其广收博采,涉猎典籍竟达一百六十七种,著录人物三千二百六十七人,又将同名异人,一一分列详注,为研究民族史者,提供极好资料,希早出版,以应急需。此书原名《明代新氏族同名录》,以与内容不恰,今取得盛代儒同学及哲嗣同意,改为《明代各民族人士入仕中原考》,似较贴切,原序也略事润饰,不失原意。书中均存原貌,未敢擅动,设老同学地下有知,勿斥为妄动,则幸甚了,谨以此作先生逝世十六周年的纪念。学弟吴丰培拜读后谨识。1991年冬日。时年八十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