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导读
第一章 历史的遗产与实现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现代化:相比较而存在
中国两干年的历史给现代中国人留下了什么遗产
中国近代一百年的遗恨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基本国情经验
农民被组织程度决定中国革命的成就
历史的延续和历史的转折
第二章 建国后30年现代化的曲折进程和挫折
现代化的学费和有限的成就概述
初建自主工业基础和国防体系的多重因素
资产阶级在哪里
“大跃进”和自然灾害
“文化大革命”的政治、经济、社会灾难
颠倒的是非与拨乱反正
第三章 改革起点上:天时、地利、人和
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其示范意义
渐进改革的关键在于“进”
对外开放是对内改革的必要条件
经济“翻两番”目标和早期的策略选择
敢于和善于妥协的智慧
“不易帜”“不争论”和赶超型现代化进程
第四章 改革过程中:局部次优换取全局最优
四人一桌牌:谁赢 谁输
反向价格改革和稀缺的优惠政策
向“次优”行业和地区致谢
附论之一:政策像“月亮”的原因和结果
附论之二:也许会留下的后遗症
附论之三:透视“先早起来的人”之德和行
第五章 国有企业:政治上的“爱”不经济上的“恨”
查国有企业的“血缘关系”
实现稳定向国有企业索取的经济代价
“穷庙富方丈”现象的成因
“现代企业制度”的尴尬
“抓大放小”意味着什么
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谈心
有效的管理是有条件的
第六章 腐败不“败”将致繁荣无“荣’
反腐败问题与文官制度的现代化历程
“经济人假设”与“公仆假设”孰为重要
政治、经济、行政制度各自的特征
如何抑制腐败
为什么“无网(人际关系)不胜”
事关重大种两种趋势“竞赛”
第七章 纳税人询问财政:行政还行不行
没有财政就没有行政和事业单位
“议行台一”行政体制的得失评价
行政副职为什么稀缺
“大政府”、“小政政府”、“好政府”
确保政治资源收支平衡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