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峨眉山的来历,还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峨眉山只是一块方圆百余里巨石,颜色灰白,高接蓝天,寸草不生。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一个聪明能干的石匠同他的妻子巧手绣花女,决心用他们的双手巨石打凿成一座青山。天上的神仙为他们的决心和努力所感动。在神仙的帮助下,石匠把巨石凿刻成起伏的山峦和幽深的峡谷;绣花女把精心绣制的布帕和彩帕抛向天空。彩帕飘向山顶,变成艳丽无比的七彩光环;布帕飘舞在石山上,变成苍翠的树林、飞瀑流泉、怒放的山花,变成欢唱的飞鸟、跳跃的群猴和游走的百兽。一座座青山起舞,一道道绿水欢歌。因为这座青山象绣花女的眉毛一样秀美,所以人们把这座青山叫峨眉山。登峨眉,要观览的胜景真是多得目不暇顾。如万年寺的如来殿,洪椿坪的“洪椿晓雨”,洗象池的“雾绕华严顶”、“象池月夜”,报国寺的藏经楼以及庄严雄伟的佛像等等。请大家听我一一道来:峨眉金顶从洗象池到金顶,一路上尽是喷喷吐吐的烟雾,布满山谷深壑。那大片大片的白云似棉絮一样,经山风乍吹,又象一层薄薄的轻纱笼罩在群峰之间。立在金顶之上,俯视五百里的成都平原:左侧是岷江、青衣江、如两条蜿蜒巨蟒,奔来山下;右侧是大渡河,如一条细长金蛇,伸至脚底。如此,江色粗黄,路色细黄,过峦苍郁环绕,田野嫩绿平铺万顷,光色相映,构成一张美不胜收的天然彩片。再窥金顶腰间,景色更加神奇。有时云雾蒙蒙,冉冉飞渡,黑、灰、乳白和金色相间,极尽变化;有时浑天一色,游人如身置海岛,四顾苍茫。佛光圣灯峨眉主峰的铜殿,金光闪烁,名之为金顶。这里还有一种天然奇象,叫做“佛光”、“圣灯”,令人心驰神往。我们下午两点钟登上金顶,恰巧头上游云一扫而去。在悬崖上,手扶铁栏,俯瞰峰腰,在白色雾海中,浮现出巨大的七色光环。摇手招之,光的角度交叉变化,俗称为照镜子,能看到自己的身影。最奇妙的是:即使是多数人去照,所能见到的也只能是自己的身影,浮浮摇摇,深奥难测。乘睹佛光之兴,晚上八点钟,又看到了圣灯。那是在金顶草坪,刚刚坐下,就见到重雾中,从不同的方向飘来无数盏所谓的佛灯光,跳跳闪闪,游游荡荡,有的象点燃的蜡烛,有的如初开的莲花,有的如流动的萤火,但,伸手抓去,却散为乌有:勾起游人的无边遐思。据当地人说,佛光一般是在天气晴朗,没有风,云海平荡,太阳斜射时的午后出现,特别是秋冬午后2至6时出现次数最频。峨眉险道从报国寺登往金顶,一路上不仅有奇峰巨岩,峭壁悬崖,拔地千仞;还有长达几十里的山泉瀑布,滚滚奔腾,声如雷霆。行行复行行,经五里坡、象鼻坡、连望坡、七里坡、九十九道拐;每登一段,都要汗流不止。不难体味古人慨叹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意了。从“只听雷音无他音”的清音阁,又前行数里,就是“黑龙江栈道”。所说的黑龙江乃是一条山间巨流;所谓栈道,就是依漳流逶迤之势,随高耸奇峙的山势而架起的通道。这一条栈道,傍山临溪,回环曲致,山光云影,连绵数里。踏入栈道,上有林木遮荫,下有溪流洒凉。泉流淙淙,和人的心声谐趣;蝉鸣鸟唱,嘹亮不绝于耳。山花远接近迎,更是烂漫迷人!峨眉猴群峨眉全山植被丰茂,花果不绝,鸟兽众多。其中尤以峨眉猴灵异超凡,通人达意,最为游客钟爱。因为这里的猴子,不象别处的猴子凶恶,蛮不讲理,而是和顺、文明、有礼。我们从金顶跑向万年寺。刚到初殿,便迎到一位从山下上来的老妪,她说:“前面的猴娃子多得很!”我们立即兴奋地调整相机,跑向山下,约行二里许,只见一个老而胖的猴子,当道坐在那里,好象知道我们要来,在那里迎接我们。当我们忙把带来的礼物——粽子递给它时,它几口吞掉,吃得那么香甜。我刚要给它拍照,它却呲牙退到路旁,好象说:“谢谢你们,别浪费胶卷吧!”我看了看,无可奈何,便丢开它,举起粽子高声叫道:“猴娃子,给你们吃!”只听得吱吱的呼啸,树枝摇动、绿波荡漾。老老少少、大大小小,跑来十多只猴子,都驯顺地待在路旁,伸着手望着人。它们不争不抢,依次接取送给它们的食物。当把食物放在它们的手心时,它们吃着,而且小眼睛一眨一眨地,好象听话的孩子,可以随意抚摸它们的头顶。这种情景,可以说是人与猴融洽无间了。峨嵋的猴群,出没不定。当它们吃饭了,总先有一只老猴呼叫一声,其余者纷纷攀枝,穿越而退:先是树枝摇摇颤动,后是树梢泛泛涌起绿波,刹那间,踪迹顿杳。留给游人的,只是一种若有所失之感!峨嵋的猴子,据说有数百只之多,常在九老洞、洗象池和万年寺等地出没。一般是成群结队,少则几只,多则几十只。无不毛色光润,体态优美,性格驯良,活泼可爱。峨眉山之行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