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自述:就像工业废水破坏江河湖海的水质,就像氟里昂的挥发击穿臭氧层,过多的印刷品正以越来越国际化的装帧设计和出版速度推向市场,一个原本是狭小的阅读空间如今堆满了货物,而为阅读者留下的走廊仅容人侧身而过。乱世出英雄,乱书却让人无所适从,其压迫感使人手忙脚乱,有一次我在书店里亲眼目睹了这样一种忙乱,一个女读者手里捧着两本书到柜台交款,一本是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另一本是一套数本的《还珠格格》。文学的市场环境也许是恶化了,但也许是国际化了,谁知道?我对这种局面的认识本身也充满了矛盾。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其实无需我来判断,况且这个判断与写作的本质无关。我唯一要做的是学会在稀薄的空气中呼吸,并且学会拥抱一个乱糟糟的世界,没有别的选择。什么是我的——这是美国一个女作家安·贝蒂的小说集的名字,其实也是我们许多人终极的疑问,如果什么都不是我的,市场不是我的,书店不是我的,出版社和杂志不是我的,甚至连读者不是我的,那也不必绝望,至少我——是我的。关于人类生存的故事是可歌可泣的,令人鼓舞的事实是凡人类能生存的地方都是优秀的文学家园。如果我们从人类的生存中学习文学的生存,许多事情便豁然开朗。就像拓荒和耕耘印证了农人的价值,神经过敏、不适应甚至脆弱从来都是作家们与现代关系的写照。一个写作者最幸运的是他独立的思想能够得到公众的默认,无需与现代化同步,最悲哀的事恰好是他独立的思想受到公众的责难,责难他脱离现实。这一切导致写作者与公众的暧昧关系,信任或者背叛,妥协或者决裂,笼络或者抛弃,这不是健康的人与人的关系,却是写作者与阅读者业已习惯了的关系。我们不难分析,在所有的结局出现时,谁是真正的赢家。写作者的命运是独特的。最独特之处在于他们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这关系其实难以描述:他们不仅要学习如何开放自己,拥抱社会,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必须学会如何封闭自己,逃离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