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君鉴录
一、立政类
1.汉高祖刘邦等以仁爱得天下
2.汉文帝刘恒“敦朴为天下先”
3.汉光武帝刘秀等不随意更改律令
4.唐太宗李世民以“立教兴化”为“治世之先务”
5.唐高祖李渊明于治体
6.唐太宗李世民厌恶“阿从”之风
7.唐太宗李世民力求做到“兼听则明”
8.宋璟力劝唐玄宗李隆基以“修德”为本务
9.杜黄裳力主君臣推诚相与
10.汉昭帝刘弗陵俯念民力艰难
11.汉和帝刘肇不许地方贡献物品
12.唐高宗李治不务赈济之虚名
13.陆贽劝唐德宗李适以审察群情为急务
14.后唐明宗李嗣源俯念农家之甘苦
15.汉明帝刘庄等注重兴学育材
16.唐太宗李世民特设宏文馆以求治事清明
二、用人类
1.汉高祖刘邦因才而用人
2.唐太宗李世民广求贤才以善用
3.唐太宗李世民主张宰相应以求才为务
4.唐代宗李豫择相重操守出众
5.唐武宗李炎重用忠直之臣
6.陆贽论君王任将之道应以责成为主
7.汉宣帝刘询能行励精图治之实
8.汉宣帝刘询允准臣下有便宜行事之权
9.王嘉劝汉哀帝刘欣用人唯贤
10.汉明帝刘庄重用公正清廉之官
11.苻坚用人赏罚分明
12.唐太宗李世民不拘一格识人才
13.唐太宗李世民尤重县令之选择
14.陆贽主张选拔官吏之法简约易行
15.汉光武帝刘秀重用清廉之才为官
16.郑兴劝汉光武帝刘秀屈己从众
17.汉光武帝刘秀为天下用贤才
18.汉章帝刘俎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19.唐太宗李世民不贪钱财爱贤才
20.唐睿宗李旦曾用文武贤才
21.张九龄主张赏官不应注重一时之功
22.唐宣宗李忱诏撰《遗爱碑》以励循良之人
23.用人之道在于处置合适,奖罚分明
三、纳谏类
1.勿以李斯分过为大臣法式
2.担重任者不得逞匹夫之勇
3.汉文帝刘恒舍己从人,虚心改过
……
四、儆戒类
臣览录
一、器识类
二、谏诤类
三、敬事类
四、立身类
士鉴录
一、师儒类
二、俊杰类
三、隐逸类
四、卓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