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界有一种普遍且根深蒂固的观念,即认为竞争是无限的,强化竞争强度可以增进社会福利。按照这一理论逻辑,“过度竞争”概念不仅不具备存在的依据,也没有任何经济意义。这显然无法解释现实世界中许多国家产业和部门存在的过度竞争的事实。从经济理论的角度分析过度竞争,关键是应把强化竞争仍不一定增进社会福利的命题一般化,这就必须突破传统的静态分析、一般均衡分析思路。一般来说,过度竞争多发生于市场集中度低的原子型产业,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寡头垄断结构产业中也可能产生。过度竞争可以由竞争本身产生,也可以因制度性原因而发生。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多数产业发生的过度竞争问题,主要是制度性原因造成的,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实证轨迹也支持了本书的理论分析和制度分析。针对我国产业竞争的现状,本书提出了促进中国产业竞争从过度竞争状况向有效竞争目标模式过渡的措施和政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