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1973年10月3日生于成都平原一个山清水秀的小镇。13岁开始发表作品。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主要作品有:(火与冰》、《铁屋中的呐喊》、(文明的创痛》(自选集)、《说,还是不说》、《尴尬时代》等。另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余杰以激扬的文字吹皱文坛一池春水他被视为有当年李敖的影子,针砭社会现实和文化弊病,令人耳目一新,表达了新一代的锐气。香港《亚洲周刊》1999年5月24日-5月30日余杰是20多岁的中国青年学子中,五四精神和鲁迅精神最优秀的传人之一。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余杰的出现象征着“70年代人”浮出历史地表,他的批判工作必定会“惊风雨”而“泣鬼神”。《南方周末》1998年10月2日余杰的书让上了年纪的人顿觉天旋地转。我们读他的书,难免觉得今生今世,苟活而已。香港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刘绍铭读余杰的文章,能够让我们搞自然科学的人头脑变得聪明一些。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前所长胡亚东余杰让我想起自己曾经抗争过、却被扼杀了的青春岁月。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中国生物学会秘书长姚仁杰余杰的博学和勇气让我看到了新一代青年的希望。深圳特区的开拓者袁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