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见过李玉祥先生在徽州拍摄的照片,其中的一张格外引人瞩目:一束光线从四方的天井中漏下,衬着周围发黑的雕花门窗。天井里端坐着一位老人,在她身后,是个垂着麻花辫子的年轻姑娘。老人的鬓发已是银白如丝,姑娘毛衣则是红得像家家户户门楣旁挂着的一串串辣椒。而她们的手定格于同一画面,就好像树木的年轮,将衰老与青春区分得清清楚楚。那种强烈的对比,曾给我以极大的震撼。数年来自己对徽州社会文化的研究,诉诸文字的多为一些正儿八经的论文;而那种难以用言语描述的感觉,在一时之间似乎找到了一个最好的表达方式。或许,图像比起文来,给人的感觉要直接得多。所以,当董秀玉先生谈及三联书店这套《乡土中国》的出版计划时,我欣然应命。希望这种图文并举的形式,能为我心目中的徽州做一个更直观明了的诠释和勾勒。得知这个出版计划,还是我在日本东京从事学术访问的两年前。学校位于偏远的郊外,当时寓所窗外的风景像极了自己此前出版的《斜晖脉脉水悠悠》一书的封面,惟一多出的是终日盘旋天际的乌鸦。每天早晨,寒鸦的哀鸣,衬着未融的雪光,那种萧瑟和落寞,让我不由地回想起数年前在徽州的一个清明节。同样是寒鸦数点,同样是独在异乡,或许乌鸦,也正是牵人乡愁的一物吧,难怪几个世界以前东渡扶桑的徽商汪鹏在他的《袖海编》末了,会专门提及长崎的乌鸦。我以为,这种对桑梓故里爱屋及乌的眷恋,或许正是徽州乡土文化维系千年的根源。作者简介:王振忠福州人,生于1964年10月。1982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1992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人文地理及明清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关注地域文化差异及区域社会之变迁,尤其专长于“徽州学”的研究,著有《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专著)和《斜晖脉脉水悠悠》(学术散文)等。近年曾在《读书》月刊开设“日出而作”专栏,另有学术随笔发表于《万象》、《寻根》等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