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老师并不出名,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学生,所以后人称之为“思孟学派”。孟子虽然没有提起过他老师的姓名,但我们还得感谢他培养了孟子。当然更应感谢孟母。如果没有“孟母三过”、“断机教子”,我们还会有孟子吗?一个无名的老师,一个在织布机上日夜劳作的母亲,为孟子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平民背景。有人对此不满足,查了孟子的家谱,居然查到了鲁桓公的身上,于是乎孟子的血管里流淌的还是贵族的血。这套查祖宗十八代的把戏,实在令人讨厌。为什么平民阶层就不能出个大思想家呢?远离了贵族的孟子,方是一个可爱、可亲、可敬、可尊的孟子。如果要了解孟子的内心世界,这一平民背景便是安放其心灵的不可或缺的场景。孟子深切体验着平民生活的艰难,他的言语由此而发。否则,他不会高呼“制民恒产”、“民贵君轻”、“与民同乐”。性善论,是他对平民的发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人心叵测,似乎在贵族大人们之间是家常便饭。所以,他敢平视一切王公贵族,如君主有大过,谏而不听可以易其位,臣民可以起来诛灭暴君。民心的力量,只有出身于平民的孟子才能感知其排山倒海般的伟力。“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就是孟子的平民文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