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网络初探 1
1.1 引言 1
1.2 网络类型 2
1.3 网络拓扑 3
1.4 常见的网络结构 4
1.5 网络操作系统 5
1.5.1 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 6
1.5.2 网络操作系统的分类 6
1.6 Internet发展与沿革 7
1.6.1 Internet与Internet沿革 7
1.6.2 Internet功能与应用 9
1.6.3 联机方式 9
1.7 结局 9
1.8 问题与讨论 9
第2章 基本通讯概念 11
2.1 简介 11
2.1.1 通讯传输 11
2.1.2 传输信号 12
2.1.3 传输距离 12
2.2 调制与解调制 13
2.2.1 载波信号 13
2.2.2 调制处理 14
2.2.3 解调处理 16
2.3 数字传输 17
2.3.1 取样 17
2.3.2 量化 18
2.3.3 脉冲调制 18
2.3.4 编码处理 19
2.3.5 模拟处理 22
2.4 多工处理 23
2.4.1 频分多工 23
2.4.2 时分多工 24
2.5 数字传输信道 25
2.5.1 B. D. H信道 25
2.5.2 BRI与PRI接口 25
2.5.3 Tx与Ex干线标准 26
2.5.4 OC. STS. STM标准 27
2.6 问题与讨论 27
第3章 传输媒介与配备 29
3.1 网络传输媒介 29
3.1.1 双绞线 29
3.1.2 同轴电缆线 31
3.1.3 光纤缆线 32
3.1.4 无线电传输 34
3.2 连接器 35
3.3 网络传输设备 37
3.3.1 调制解调器 37
3.3.2 网卡 38
3.3.3 中继器 38
3.3.4 集线器 39
3.3.5 桥 39
3.3.6 交换式集线器 40
3.3.7 路由器 40
3.3.8 网关 42
3.4 问题与讨论 42
第4章 通讯协议 43
4.1 协议的制定 43
4.1.1 简介 43
4.1.2 常见的国际性机构与标准 44
4.2 OSI参考模式 45
4.2.1 简介 45
4.2.2 物理层 48
4.2.3 数据链路层 48
4.2.4 网络层 49
4.2.5 传输层 50
4.2.6 会话层 51
4.2.7 表示层 51
4.2.8 应用层 52
4.2.9 网络协议与OSI参考模式 52
4.2.10 OSI模式各层常用词汇 53
4.2.11 网络设备与OSI模式的关系 54
4.2.12 OSI. TCP/IP与Microsoft网络协议 55
4.3 问题与讨论 56
第5章 以太网络架设 57
5.1 简介 57
5.1.1 以太网络沿革 57
5.1.2 以太网络的分类 58
5.2 100BaseTX与10BaseT以太网络架设 59
5.2.1 材料与配备 59
5.2.2 RJ-45接头制作 63
5.2.3 联机架设实务 67
5.2.4 其它应注意事项 70
5.3 实例研讨 73
5.4 问题与讨论 77
第6章 网络规划设计 79
6.1 TIA/EIA结构化布线标准 79
6.1.1 简介 79
6.1.2 水平布线规范 82
6.1.3 机房室的布置与规范 82
6.1.4 骨干布线规范 84
6.2 网络规划设计步骤 88
6.3 实例研讨 91
6.4 问题与讨论 93
第7章 局域网管理 95
7.1 简介 95
7.1.1 IEEE802委员会及其标准 95
7.1.2 代表性局域网络架构 96
7.2 以太网络 97
7.2.1 简介 97
7.2.2 以太网络帧格式 98
7.2.3 帧的获取与解析 101
7.2.4 CSMA/CD协议 102
7.2.5 冲突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106
7.2.6 桥与交换式集线器的运作 107
7.2.7 包外漏的解决 108
7.2.8 冲突网域与广播网域 109
7.2.9 全双工以太网络 110
7.3 令牌环网络 111
7.3.1 简介 111
7.3.2 令牌环协议 113
7.3.3 令牌环帧格式 115
7.3.4 多重令牌环协议 119
7.4 令牌环总线网络 121
7.5 问题与讨论 122
第8章 协议 125
8.1 IP地址 125
8.1.1 简介 125
8.1.2 A. B. C. D. E类地址 126
8.1.3 网络掩码 129
8.2 网络地址规划 130
8.2.1 子网络规划 130
8.2.2 子网掩码 133
8.2.3 无分类架构网络地址规划 134
8.3 IP协议 139
8.3.1 简介 139
8.3.2 IP标头各字段定义 140
8.3.3 实际包的获取解析 143
8.3.4 IP选择项 145
8.4 问题与讨论 148
第9章 传输层协议 151
9.1 前言 151
9.1.1 简介 151
9.1.2 端口编号 152
9.2 UDP 154
9.2.1 前言 154
9.2.2 UDP标头字段定义 155
9.2.3 包实例解析 156
9.3 TCP 156
9.3.1 序列号码 157
9.3.2 缓冲区与滚动窗口 158
9.3.3 TCP标头字段定义与实例解析 161
9.3.4 TCP联机的激活与结束 166
9.4 问题与讨论 170
第10章 ARP RARP ICMP 173
10.1 ARP与RARP 173
10.1.1 简介 173
10.1.2 ARP机制 174
10.1.3 RARP 176
10.1.4 标头字段格式 177
10.2 ICMP协议 178
10.2.1 简介 178
10.2.2 Echo Request (Type 8)/ Reply (Type 0) 180
10.2.3 Destination Unreachable (Type 3) 183
10.2.4 Source Quench (Type 4) 184
10.2.5 Redirect (Type 5) 184
10.2.6 Time Exceeded (Type 11) 185
10.2.7 Parameter Problem (Type 12) 186
10.2.8 Timestamp Request/Reply (Type 13/14) 186
10.2.9 Information Request/Reply (Type 15/ 16) 187
10.2.10 Address Mask Request/Reply (Type 17/18) 188
10.3 问题与讨论 188
第11章 寻址协议 191
11.1 寻址协议 191
11.1.1 简介 191
11.1.2 路径距离 191
11.1.3 静态寻址与动态寻址 192
11.2 动态寻址协议 193
11.2.1 距离向量寻址协议 193
11.2.2 联机状态寻址协议 195
11.2.3 混合式寻址协议架构 197
11.3 寻址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197
11.3.1 寻址问题 197
11.3.2 解决方法 199
11.4 自治系统与寻址协议 200
11.4.1 内部寻址与外部寻址 200
11.4.2 寻址信息协议 (RIP) 201
11.4.3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OSPF) 202
11.4.4 外部网关寻址协议 (EGP) 202
11.4.5 边界网关协议 (BGP) 202
11.5 问题与讨论 203
第12章 ATM网络 205
12.1 简介 205
12.1.1 同步传输模式与异步传输模式 205
12.1.2 联机结构 206
12.1.3 品质化服务 208
12.2 ATM协议 209
12.2.1 ATM地址与ATM信元格式 209
12.2.2 ATM参考模式 210
12.2.3 数据帧格式 214
12.3 局域网模拟 215
12.4 问题与讨论 217
第13章 网络安全 219
13.1 前言 219
13.1.1 简介 219
13.1.2 信息安全 219
13.1.3 信息安全的目标 219
13.1.4 信息安全的范围 220
13.2 网络安全 221
13.2.1 网络威胁的对象 221
13.2.2 网络威胁的方式 221
13.2.3 网络安全策略 221
13.3 防火墙 (Firewall) 222
13.3.1 防火墙的设置 222
13.3.2 防火墙的功能 223
13.3.3 防火墙的种类 223
13.4 加密 (Encryption) 225
13.4.1 数据加密要件 225
13.4.2 何谓加密 (Encryption) 225
13.4.3 密码系统的种类 226
13.4.4 随机函数 (Hash Function) 227
13.5 认证 (Authentication) 229
13.5.1 如何认证 229
13.5.2 数字签名 (Digital Signature) 230
13.5.3 数字凭证 (Digital Certificate) 230
13.6 问题与讨论 232
第14章 网络管理 233
14.1 简介 233
14.1.1 何谓网络管理 233
14.1.2 网络管理功能 233
14.1.3 网络管理系统架构 235
14.2 网络管理机制 236
14.2.1 一般型局域网络 236
14.2.2 交换式网络 237
14.3 网络管理标准 238
14.3.1 MIB 238
14.3.2 MIB-II 239
14.3.3 SNMP 241
14.3.4 SNMPv2与SNMPv2c 243
14.3.5 RMON 244
14.3.6 RMON2 245
14.4 问题与讨论 246
附录A CISCO路由器设定 247
A.1 简介 247
A.1.1 外部接口 247
A.1.2 操作系统 249
A.1.3 内存结构 249
A.2 路由器的设定联机 250
A.3 操作模式与命令 252
A.3.1 访问模式类型 252
A.3.2 各项命令及功能 253
A.3.3 线上求助方式 255
A.3.4 快速按键 256
A.3.5 路由器状态检查 257
A.3.6 测试命令 259
A.4 路由器类型设定 260
A.4.1 类型设定文件的运用 260
A.4.2 路由器重设的初始环境 261
A.4.3 单一路由器的类型设定 262
A.4.4 时钟设定 267
A.4.5 多台路由器的设定 269
A.4.6 密码恢复 272
A.5 结语 273
附录B Sniffer使用简介 275
B.1 简介 275
B.2 查看本机计算机网络情况 276
B.3 获取的包与分析 276
B.4 产生的包与传送 278
B.5 查看网络上各主机的流量数据 281
B.6 查看网络中任两部主机间的流量数据 283
B.7 各项统计记录数据 285
B.8 网络上通讯协议分布分析 288
B.9 包大小分布分析 290
B.10 警告记录的查阅 291
B.11 地址簿数据的编辑与运用 292
B.12 结语 294
附录C 中英文名辞索引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