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网络互联基础 1
1.1 协议基础 1
1.1.1 为什么需要协议 1
1.1.2 如何制定标准 1
1.1.3 标准制定机构示例 2
1.2 网络层 4
1.2.1 历史观点 4
1.3 小结 5
第2章 网络互联101:一个简要的看法 7
2.1 网络的出现 7
2.2 网络体系结构的类型 8
2.2.1 软件 11
2.2.2 事后(Post Hoc)网络设计 11
2.2.3 先验网络设计 12
2.3 信号特性 12
2.3.1 信号类型 12
2.3.2 信令模式 12
2.3.3 信令特性 12
2.3.4 模拟和数字信号的共性 13
2.3.5 波形 15
2.4 数据表示法 15
2.4.1 数据网络 16
2.4.2 二进制 16
2.4.3 十六进制 17
2.5 小结 18
第3章 网络的类型 19
3.1 网络前景 19
3.2 网络的种类 20
3.3 数据网络 20
3.4 语音网络 20
3.5 视频网络 22
3.6 多媒体网络 23
3.7 因特网 25
3.8 内联网 26
3.9 小结 28
第4章 对所有网络的考虑 29
4.1 介绍 29
4.2 网络规划考虑 29
4.2.1 人员 29
4.2.2 相关问题 30
4.2.3 位置 30
4.2.4 时机 30
4.2.5 原因 30
4.2.6 如何实现 31
4.2.7 费用 31
4.2.8 工期 32
4.2.9 整体方法 32
4.3 网络需求分析 32
4.3.1 内部需求 33
4.3.2 外部需求 33
4.3.3 地域信息 34
4.4 网络的物理位置 35
4.5 物理位置的电气方面的考虑 36
4.6 供热. 通风及空调(HVAC) 40
4.7 电气术语 41
4.8 实用信息 44
4.8.1 导线 44
4.8.2 驻地位置 47
4.8.3 谐波 52
4.8.4 地线回路 53
4.9 评价电源需求 53
4.9.1 设备目录和清单 53
4.9.2 计算 54
4.10 电源保护类型 55
4.10.1 电涌保护器 55
4.10.2 稳压器 55
4.10.3 不间断电源(UPS) 55
4.10.4 发电机 55
4.10.5 传动开关齿轮 55
4.10.6 并行开关齿轮 55
4.11 网络中的UPS 56
4.12 小结 59
第5章 VoIP 60
5.1 VoIP标准 60
5.1.1 G.711建议 61
5.1.2 G.728建议 61
5.1.3 G.723.1建议 61
5.1.4 G.729和G.729A建议 61
5.1.5 H.323建议 61
5.1.6 H.323终端 62
5.1.7 H.323网关 62
5.1.8 IP网络之上的H.323 62
5.2 VoIP厂商产品名单 62
5.3 体系结构示例 63
5.4 VoIP技术和未来通信 65
5.4.1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 65
5.4.2 公用交换电话网络(PSTN) 66
5.4.3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66
5.4.4 帧中继 66
5.4.5 异步传送模式(ATM) 66
5.5 简单网关控制协议(SGCP) 67
5.5.1 H.323标准相关内容 68
5.5.2 IETF标准相关内容 68
5.6 简单网关控制接口 69
5.6.1 呼叫名 70
5.6.2 连接名 70
5.6.3 呼叫代理名和其他实体名 70
5.6.4 数字映射 70
5.6.5 SDP的用法 71
5.7 网关控制功能 72
5.7.1 “NotificationRequest”命令 73
5.7.2 Notify命令 75
5.7.3 CreateConnection命令 75
5.7.4 MotifyConnection 78
5.7.5 DeleteConnection(来自呼叫代理) 79
5.7.6 DeleteConnection(来自VoIP网关) 80
5.7.7 DeleteConnection(来自呼叫代理的多重连接) 80
5.7.8 Race Conditions 81
5.7.9 返回代码和错误代码 81
5.7.10 简单网关控制协议(SGCP) 82
5.7.11 一般描述 82
5.7.12 命令包头 82
5.7.13 命令行 82
5.7.14 所请求动词的编码 83
5.7.15 端点名编码 83
5.7.16 协议版本编码 83
5.7.17 参数行 84
5.7.18 本地连接选项 85
5.7.19 连接参数 85
5.7.20 连接模式 85
5.7.21 事件名编码 86
5.7.22 Request事件参数 87
5.7.23 SignalRequest参数 88
5.7.24 Observed事件参数 88
5.7.25 响应包头的格式 88
5.8 会话描述编码 89
5.8.1 对于音频服务的SDP用法 89
5.8.2 网络访问服务中SDP的用法 89
5.9 SGCP在UDP上的传送 91
5.10 安全要求 92
5.11 呼叫流示例 93
5.11.1 使用TGW回呼 107
5.11.2 使用L2TP对TGW的数据呼叫 112
5.12 参考文献 113
5.13 小结 114
第6章 点到点协议 115
6.1 介绍 115
6.2 PPP的观点 115
6.3 PPP封装 116
6.3.1 协议字段 117
6.3.2 信息字段 117
6.3.3 填充字段 117
6.4 PPP链路操作 118
6.4.1 阶段图表 118
6.4.2 链路静止 118
6.4.3 链路建立阶段 118
6.4.4 鉴权阶段 119
6.4.5 网络层协议阶段 119
6.4.6 链路终止阶段 119
6.4.7 选项协商自动机 120
6.4.8 状态转移表 120
6.4.9 状态 121
6.4.10 事件 122
6.4.11 动作 124
6.4.12 环回避免 125
6.4.13 计数器和计时器 126
6.5 LCP包格式 126
6.5.1 配置请求 128
6.5.2 配置确认 128
6.5.3 配置否认 129
6.5.4 配置拒绝 129
6.5.5 终止请求和终止确认 130
6.5.6 代码拒绝 131
6.5.7 协议拒绝 131
6.5.8 回声请求和回声应答 132
6.5.9 丢弃请求 132
6.6 LCP配置选项 133
6.6.1 最大接收单元(MRU) 134
6.6.2 鉴权协议 134
6.6.3 质量协议 135
6.6.4 魔术数字 136
6.6.5 协议字段压缩(PFC) 138
6.6.6 地址和控制字段压缩(ACFC) 139
6.7 参考文献 139
第7章 以太网 140
7.1 介绍 140
7.2 起源. 发展和版本 140
7.3 操作理论 141
7.3.1 早期的以太网技术 142
7.3.2 收发器功能 143
7.3.3 心跳 143
7.3.4 冲突检测 144
7.4 以太网帧结构 144
7.5 802.3帧结构 145
7.6 寻址机制 146
7.6.1 单播 146
7.6.2 多播 146
7.6.3 广播地址 146
7.7 实现示例 147
7.8 10BaseT以太网 149
7.9 小结 149
第8章 吉比特以太网 150
8.1 吉比特以太网概述 150
8.2 吉比特以太网的发展前景 150
8.3 历史回顾 151
8.4 规范的细节 152
8.5 吉比特以太网产品的概述 154
8.6 以太网 154
8.7 小结 156
第9章 异步传输模式 157
9.1 异步传输模式概述 157
9.2 ATM的体系结构 157
9.3 ATM的实现 158
9.4 ATM标准 159
9.4.1 ATM各层 159
9.4.2 ATM各层概述 160
9.4.3 AAL0 161
9.4.4 AAL1 161
9.4.5 AAL2 161
9.4.6 AAL3/4 161
9.4.7 AAL5 161
9.4.8 ATM信元结构 162
9.4.9 ATM信元组成部分 162
9.5 ATM接口类型和速率 162
9.5.1 专用UNI 162
9.5.2 公共UNI 162
9.6 ATM传输 164
9.6.1 传输通道 164
9.6.2 虚通道 164
9.6.3 虚电路 164
9.7 基于LAN实现ATM 165
9.7.1 本地路由器&ATM主干网 165
9.7.2 基于ATM主干网的LAN 166
9.7.3 ATM主干网节点 167
9.7.4 ATM LAN&ATM主干网 168
9.8 ATM物理层的体系结构 169
9.8.1 SONET 169
9.8.2 DS3 170
9.8.3 Fiber 100Mbit/s 170
9.9 ATM的应用 171
9.9.1 带宽 172
9.9.2 支持同步业务 172
9.9.3 灵活性 172
9.9.4 扩展性 172
9.10 相关的ATM术语 173
9.11 ATM实例 173
9.12 其他相关信息 176
9.13 小结 177
第10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178
10.1 ISDN的定义 178
10.1.1 ISDN的工作原理 178
10.1.2 CCITT建议 179
10.2 ISDN信道 180
10.2.1 信道 180
10.2.2 D信道 180
10.2.3 B信道 181
10.2.4 H信道 182
10.3 7号信令系统(SS7) 182
10.3.1 SS7的特点 182
10.3.2 协议的组成 182
10.3.3 其他信息 183
10.4 ISDN接口及其应用 183
10.4.1 基本速率接口 184
10.4.2 主速率接口 184
10.4.3 接口的应用 184
10.5 ISDN的应用 184
10.5.1 自动号码识别(ANI) 184
10.5.2 电子图书馆互联 185
10.5.3 电子手册访问 185
10.5.4 图像检索 185
10.6 小结 185
第11章 帧中继 187
11.1 帧中继的主要概念 188
11.1.1 虚连接 188
11.1.2 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 189
11.1.3 帧中继的成本 189
11.2 帧中继的帧格式 190
11.3 虚电路 190
11.3.1 交换虚电路(SVC) 191
11.3.2 永久虚电路(PVC) 191
11.3.3 多播虚电路(MVC) 191
11.4 接入设备 191
11.4.1 交换机 191
11.4.2 网络设备 192
11.4.3 FRAD 192
11.5 帧中继与TCP/IP和SNA 193
11.6 采用令牌环实现帧中继 195
11.7 采用TCP/IP实现帧中继 195
11.8 专用帧中继网络 196
11.9 用户注意事项 197
11.10 其他信息 197
11.11 小结 198
第12章 xDSL技术和相关信息 199
12.1 概述 199
12.2 联网技术和ADSL 199
12.3 xDSL模型和术语 200
12.4 “ADSL之上的ATM”建议 202
12.4.1 功能块定义 202
12.4.2 ATM层功能 203
12.4.3 ADSL之上的ATM传输 203
12.4.4 信道化 203
12.4.5 协议 204
12.4.6 服务质量(QoS) 204
12.4.7 位差错率(BER) 204
12.4.8 功能块描述 204
12.4.9 传送会聚(TC) 204
12.4.10 空闲信元 205
12.4.11 信元定界 205
12.4.12 信元净荷扰频 205
12.4.13 ATM和高层功能块[B-NT1. B-NT. B-NT+TA和B-NT+TE] 205
12.4.14 管理 205
12.4.15 跨越V接口的网络管理 205
12.4.16 操作. 管理和维护(OAM) 206
12.4.17 有关ADSL之上的ATM的建议 206
12.4.18 ADSL之上的ATM建议中使用的术语 206
12.4.19 ATM/ADSL建议与参考模型的关系 208
12.4.20 DAVIC 208
12.4.21 其他的标准组织或论坛的相关标准及工作 209
12.5 ADSL成帧及封装标准:分组模式 209
12.5.1 ADSL论坛的参考模型 209
12.5.2 分组模式的参考图 210
12.5.3 需求术语 211
12.5.4 ATM适配层5的术语和缩略语 211
12.5.5 RFC1662模式 212
12.5.6 采用HDLC成帧的PPP 212
12.5.7 PPP封装 212
12.5.8 帧用户网络接口(FUNI)模式 213
12.5.9 地址指派 214
12.5.10 LLC封装 215
12.5.11 基于虚电路的复用 215
12.5.12 实现需求 215
12.5.13 分组格式 215
12.5.14 FUNI模式分组 216
12.5.15 参考文献 219
12.6 ADSL用户驻地接口和系统配置 219
12.6.1 简介 219
12.6.2 ADSL用户驻地相关的缩略语 219
12.6.3 其他标准组织或论坛的相关工作 221
12.6.4 目标应用和系统隐含要求 222
12.6.5 ATU-R/分路器安装 222
12.6.6 POTS分路器 223
12.6.7 ATU-R/分路器配置 223
12.6.8 没有POTS业务的ATU-R 228
12.6.9 U-R. POTS-R和U-R2接口 228
12.6.10 ATU-R连接 229
12.6.11 T-SM接口 229
12.6.12 信号规范 229
12.6.13 ISO接口和连接件 230
12.6.14 基本RJ45接口 231
12.6.15 T-PDN接口:现有驻地分配网 232
12.6.16 位同步接口 232
12.6.17 以太网10BaseT接口 232
12.6.18 ATM25接口 232
12.6.19 驻地分配网络的演变 235
12.6.20 IEEE1394(FIRE WIRE) 235
12.6.21 UTP拓扑结构 236
12.6.22 TR41社区网关 236
12.7 FUNI传输:分组模式的默认VPI/VCI地址 237
12.7.1 简介 237
12.7.2 VPI/VCI指派 237
12.7.3 数据传输 237
12.7.4 特定信道 238
12.7.5 帧层管理信道 238
12.7.6 相关的ADSL参考文献 238
12.8 DMT和CAP ADSL线路编码的信道化:分组模式 238
12.8.1 介绍 238
12.8.2 多频声(DMT)PMD规范 238
12.8.3 无载波AM/PM(CAP)PMD规范 239
12.8.4 相关参考文献 239
12.9 ADSL接入网的要求和参考模型 239
12.9.1 介绍 239
12.9.2 SNAG术语 240
12.9.3 目标应用 240
12.9.4 ADSL体系结构的要求 241
12.9.5 演变路径 245
12.9.6 安全性 245
12.9.7 相关参考文献 245
12.10 小结 245
第13章 网络设备 246
13.1 概述 246
13.2 传输方式 246
13.3 网络设备 247
13.3.1 中继器 248
13.3.2 网桥 248
13.3.3 路由器 248
13.3.4 Brouter 248
13.3.5 服务器 248
13.3.6 网关 249
13.3.7 协议专用设备 249
13.4 中继器的功能 249
13.4.1 中继器的工作原理 249
13.4.2 单端口中继器 249
13.4.3 多端口中继器 250
13.4.4 智能中继器 251
13.4.5 光纤中继器 251
13.4.6 结论 251
13.5 网桥 251
13.5.1 功能 251
13.5.2 运行 252
13.5.3 优点 252
13.5.4 操作 254
13.5.5 转发 254
13.5.6 过滤 254
13.5.7 学习能力 255
13.5.8 协议 256
13.5.9 两个相似的协议 256
13.5.10 其他协议 258
13.5.11 网桥的位置 259
13.5.12 本地网桥 260
13.5.13 远程网桥 260
13.5.14 评价 261
13.5.15 透明网桥和源路由选择 261
13.5.16 网段号 262
13.5.17 路由选择控制子字段 262
13.5.18 透明网桥 262
13.5.19 源路由选择的工作原理 263
13.5.20 非广播帧 263
13.5.21 广播帧 263
13.5.22 路由选择 265
13.5.23 结论 265
13.6 路由器 266
13.6.1 概述 266
13.6.2 路由器工作原理 266
13.6.3 路由器的依赖性 267
13.6.4 举例 268
13.6.5 城际路由器 269
13.6.6 远程路由选择 270
13.6.7 网际路由选择 271
13.6.8 路由选择的类型 272
13.6.9 集中式路由选择 272
13.6.10 非集中式路由选择 273
13.6.11 静态路由选择 273
13.6.12 SNA路由选择 274
13.6.13 TCP/IP路由选择 274
13.6.14 动态路由选择 275
13.6.15 路由器的优点 279
13.6.16 网络分段 279
13.6.17 支持多协议 280
13.6.18 扩展性 281
13.6.19 多协议路由器 282
13.6.20 举例 282
13.6.21 结论 284
13.7 网关 285
13.7.1 网关的操作 286
13.7.2 网关的技术细节 286
13.7.3 SNA-TCP/IP网关 292
13.7.4 PC接口卡和软件 296
13.7.5 网关的使用方法 297
13.7.6 结论 304
13.8 服务器 304
13.8.1 功能 304
13.8.2 文件服务器 305
13.8.3 程序存储 306
13.8.4 通信服务器 308
13.8.5 用户提示 309
13.8.6 自动波特率 309
13.8.7 线路状态检测 309
13.8.8 均衡器 309
13.8.9 信号调制 310
13.8.10 打印服务器 310
13.8.11 网络打印机 311
13.8.12 结论 314
13.9 解决网络设备的故障 314
13.10 小结 315
第14章 网络交换机 316
14.1 概述 316
14.2 网络交换机实例 316
14.2.1 信元交换模块 316
14.2.2 虚电路 318
14.2.3 具有输出控制功能的输入缓冲 318
14.2.4 服务质量(QoS) 318
14.2.5 丢弃部分分组(PPD)和早期随机检测(RED) 318
14.2.6 双漏桶 319
14.2.7 可用比特率业务 319
14.2.8 高速模块(HSM) 319
14.2.9 按内容访问的存贮器 319
14.2.10 交换机的安全性 320
14.3 用户界面 321
14.3.1 交换机主菜单实例 321
14.3.2 交换机主菜单 322
14.4 交换机 323
14.5 交换机系统信息 323
14.5.1 交换机的系统菜单 324
14.5.2 系统菜单命令 324
14.5.3 交换机底板概要信息的显示 325
14.6 交换机功能:业务流跟踪 327
14.7 交换机的以太网接口 359
14.8 交换机的FDDI接口 360
14.9 交换机的令牌环接口 360
14.10 交换机的ATM接口 361
14.11 查看交换机的统计结果 361
14.12 交换机跟踪 363
14.13 交换机管理 365
14.14 ARPA协议 368
14.15 跟踪交换机和节点 372
14.16 小结 409
第15章 Microsoft的组网技术 410
15.1 作者的观点 411
15.2 Windows 2000 411
15.3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412
15.4 Windows 2000 中的TCP 417
15.4.1 TCP接收窗大小的计算及窗口缩放 417
15.4.2 窗口缩放 418
15.4.3 延迟确认 418
15.4.4 TCP选择性确认 419
15.4.5 Sack-Permitted选项 419
15.4.6 Sack选项的格式 419
15.4.7 TCP时间标记 420
15.4.8 查找PMTU(Path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421
15.4.9 MTU和MSS的比较 421
15.4.10 失效网关的检测 424
15.4.11 TCP重传 425
15.4.12 TCP的Keep-alive消息 425
15.4.13 SlowStart算法和避免拥塞 426
15.4.14 Silly Window Syndrome(SWS) 426
15.4.15 Nagle算法 426
15.4.16 TCP的TIME-WAIT 延迟 426
15.4.17 TCP和多地址主机 427
15.4.18 吞吐量的问题 428
15.5 Windows 2000:TAPI&Netmeeting 428
15.5.1 NetMeeting 2.0的特点 429
15.5.2 NetMeeting的软件开发程序 430
15.5.3 TAPI 3.0和NetMeeting 2.0的特点 430
15.6 Windows 2000的分布式文件系统 431
15.6.1 概念. 术语和标准 431
15.6.2 Dfs卷的存放 431
15.6.3 常见的Dfs 432
15.6.4 Inter_Dfs链路 432
15.6.5 Midlevel连接 432
15.6.6 可选卷 432
15.6.7 Down-level卷 433
15.6.8 建立会话 433
15.6.9 ACL 433
15.6.10 应用 433
15.7 Windows NT工作站和服务器 434
15.8 一些Windows术语 436
15.9 NT文件结构 438
15.9.1 FAT 438
15.9.2 NTFS 439
15.9.3 高性能文件系统(HPFS) 440
15.9.4 CD-ROM文件系统 440
15.10 NT体系结构 440
15.10.1 NT的可执行服务 444
15.10.2 内核 445
15.10.3 硬件抽取层(HAL) 447
15.10.4 应用环境子系统 448
15.11 几个和管理有关的概念 448
15.11.1 工作组 448
15.11.2 域 449
15.11.3 信任关系 449
15.11.4 用户属性 450
15.12 工作站和服务器的共同点 450
15.13 有用的网络命令 452
15.14 命令的用法:网络互联学习的简单实例 470
15.14.1 在Renegade计算机上的IP配置 470
15.14.2 在FATBOY计算机上的IP配置 471
15.14.3 在FATBOY计算机上的Netstat命令 473
15.14.4 在The-HOSTAGE计算机上的Netstat命令 473
15.14.5 在The-HOSTAGE计算机上的Netstat -s命令 474
15.15 Windows中的网络互联服务 475
15.15.1 TCP/IP 476
15.15.2 用户协议和应用 477
15.15.3 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 477
15.16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483
15.16.1 DHCP的考虑 484
15.16.2 DHCP术语 484
15.16.3 DHCP和NT 485
15.16.4 Windows因特网命名服务(WINS) 485
15.16.5 域名系统(DNS) 485
15.16.6 NetBEUI 491
15.16.7 IPX/SPX 492
15.16.8 SPX包结构 500
15.16.9 DLC 501
15.16.10 STREAMS 501
15.16.11 远程过程调用(RPC) 501
15.16.12 Service Advertising Protocol(SAP) 501
15.16.13 工作站 501
15.16.14 NetBIOS 501
15.16.15 NetWare的客户机服务 501
15.16.16 计算机浏览器 501
15.16.17 服务器 502
15.16.18 远程访问服务(RAS) 502
15.16.19 LMHost 502
15.17 Windows 2000. Windows NT及其服务器 502
15.18 Windows网络的外围设备 504
15.18.1 网络存储设备 505
15.18.2 网络磁带机 506
15.18.3 网络打印 506
15.19 Windows管理实例 506
15.19.1 网络管理信息 506
15.19.2 NT诊断报告信息 515
15.20 小结 521
第16章 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522
16.1 概述 522
16.2 TCP/IP纵览 523
16.2.1 70年代的情况 523
16.2.2 80年代的情况 523
16.2.3 90年代的情况 524
16.2.4 21世纪的因特网 524
16.3 TCP/IP技术的发展 524
16.3.1 市场推动力 525
16.3.2 实用性 525
16.3.3 个人的知识 526
16.4 网络分层 526
16.4.1 概述以及TCP/IP与OSI模型的关系 526
16.4.2 网络层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527
16.4.3 传输层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528
16.4.4 流行的应用层程序 528
16.5 TCP/IP网络需求 528
16.6 网际协议第4版(IPv4) 529
16.6.1 IPv4数据报头部结构 529
16.7 网际协议第6版(IPv6) 531
16.7.1 寻址能力的扩展 531
16.7.2 更好地支持了扩展头部和选项 531
16.7.3 流标记的功能 531
16.7.4 身份验证和保密性功能 531
16.8 IPv6术语 531
16.9 IPv6数据报头部的格式 532
16.10 IPv6扩展头部 533
16.11 IPv6地址结构 534
16.12 IPv6寻址 535
16.13 地址类型表示 536
16.14 单播地址 537
16.15 IPv6和IPv4地址 539
16.15.1 NSAP地址 539
16.15.2 IPX地址 539
16.15.3 全局性单播地址 540
16.15.4 IPv6单播地址 540
16.16 任意播地址 541
16.17 多播地址 542
16.17.1 预定义的多播地址 543
16.18 IPv6节点需要支持的地址 544
16.19 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 545
16.20 地址解析协议(ARP) 547
16.20.1 ARP的工作原理 547
16.20.2 ARP消息格式 548
16.21 逆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 549
16.22 选路协议 550
16.22.1 RIP 551
16.22.2 RIP头部分析 551
16.22.3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 552
16.22.4 OSPF广播 552
16.22.5 OSPF头部分析 553
16.23 传输控制协议(TCP) 555
16.23.1 TCP操作 555
16.23.2 基本的数据传输 555
16.23.3 可靠性 555
16.23.4 流量控制 556
16.23.5 复用 556
16.23.6 连接 556
16.23.7 优先权与安全性 556
16.23.8 TCP与主机环境 556
16.23.9 接口与TCP 557
16.23.10 TCP的可靠性 557
16.23.11 TCP连接的建立/清除 557
16.23.12 TCP与数据通信 558
16.23.13 TCP的优先权与安全性 559
16.23.14 TCP数据段(头部)格式 559
16.23.15 TCP术语 562
16.23.16 了解何时应该停止动作 562
16.23.17 TCP静止时间原理 562
16.23.18 建立TCP连接 563
16.23.19 半连接与其他异常状态 566
16.23.20 重置消息的产生 567
16.23.21 TCP重置消息的处理 568
16.23.22 关闭TCP连接 568
16.23.23 优先级和安全性 570
16.23.24 TCP与数据通信 571
16.23.25 TCP重传超时 571
16.23.26 TCP急件信息通信 571
16.23.27 窗口管理 572
16.23.28 用户/TCP接口 573
16.23.29 TCP用户命令 573
16.23.30 打开(OPEN) 573
16.23.31 发送(SEND) 574
16.23.32 接收(Receive) 575
16.23.33 关闭(Close) 576
16.23.34 读取状态(Status) 576
16.23.35 异常中止(Abort) 577
16.23.36 TCP向用户提交的消息 577
16.23.37 TCP/低层接口 577
16.24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578
16.24.1 UDP头部分析 578
16.24.2 UDP应用程序 578
16.25 对TCP/IP编址的观察 578
16.25.1 IP v4地址 579
16.25.2 IP v4编址 579
16.25.3 地址分类 580
16.25.4 端口 580
16.25.5 众所周知的端口 580
16.25.6 端口控制(改变端口号) 581
16.25.7 套接字 581
16.25.8 硬件地址 581
16.25.9 综述 581
16.26 流行的TCP应用程序 581
16.26.1 X窗口系统 582
16.26.2 X窗口系统的工作原理 583
16.26.3 Telnet 583
16.26.4 文件传输协议(FTP) 584
16.26.5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586
16.26.6 域名系统(DNS) 587
16.27 流行的UDP应用程序 589
16.27.1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589
16.27.2 一般的文件传输协议(TFTP) 591
16.27.3 远端过程调用(RPC) 591
16.27.4 网络文件系统(NFS) 592
16.27.5 定制的应用程序 593
16.27.6 PING和Finger 593
16.28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594
16.28.1 术语 594
16.28.2 一般操作 596
16.28.3 协议参数 597
16.28.4 统一资源标识符(URI) 598
16.28.5 HTTP URL 599
16.28.6 URI的比较 599
16.28.7 状态代码定义 600
16.28.8 报告代码 1xx 600
16.28.9 成功代码 2xx 600
16.28.10 重定向代码 3xx 601
16.28.11 用户错误代码 4xx 603
16.28.12 服务器错误代码 5xx 605
16.29 其他信息 606
16.30 小结 608
参考文献 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