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媒介批评通论

媒介批评通论

媒介批评通论

定 价:¥25.00

作 者: 刘建明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标 签: 传播媒介

ISBN: 9787300036380 出版时间: 2001-01-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3cm 页数: 299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所说的“媒介批评”,并不是指揭露性、监督性的报道,而是指像“文学批评”那样的理论范式。长期以来,在新闻学领域,一门被忽视的学科正在引起新闻界和新闻研究界的注意,这就是对新闻及新闻媒体批评的研究。这一学术领域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管理部门、受众和新闻从业者对报道强烈反思的结果,即如何分析、评价新闻作品,如何认识和批评传媒行为,日渐激起研究者和广大公众的思考。刘建明,清华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观察》杂志编委会副主任,第八、第九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学委会副主任,国家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著有《宏观新闻学》、《科技新闻理论与写作》、《基础舆论学》、《当代舆论学》、《当代中国社会舆论形态》、《现代新闻理论》、《天理民心》、《邓小平宣传思想研究》、《穿越舆论隧道》、《媒介批评通论》、《第二次革命的伟大旗帜》、《邓小平后的中国》、《传播学总论》等十几部著作及辞书。媒介批评学引导人们科学地分析新闻作品和媒体活动,让受众正确理解新闻,开导记者从新闻批评的视角把握新闻质量。这要走向新闻反馈的纵深,将其作为独立的学科来研究。事实上,报刊上评述记者、媒体和新闻篇什的文章日益多起来,一支媒介评论家的队伍正在聚集。?∶浇榕姥У某闪ⅲ乖谟谒苋妨⑿挛判醋骱托挛叛≡竦男鲁叨龋钩尚挛牌涝幕疃男形荚颉T谛挛沤缒诓浚姥∮判愀寮⒆芙岜ǖ赖檬А⒈嗉茄∮酶寮钡纳烫钟刖龆ǎ忌婕懊浇榕赖南喙刂叮酝次薮踊袢≌庵窒低车闹丁?本教材通过对媒介批评基本原理的讲解,介绍了媒介批评的规范、标准与方式和内容,对媒介批评的属性、思维方法进行了分析。媒介批评学引导人们科学地分析新闻作品和媒体活动,让受众正确理解新闻,让记者从新闻批评的角度把握新闻质量。由于篇幅限制,本书所讲的主要以新闻媒体的批评活动为主,把媒介批评和新闻批评作为两个交叉性概念并用,力求使其体系和框架更加完备。

作者简介

  刘建明,清华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观察》杂志编委会副主任,第八、第九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学委会副主任,国家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著有《宏观新闻学》、《科技新闻理论与写作》、《基础舆论学》、《当代舆论学》、《当代中国社会舆论形态》、《现代新闻理论》、《天理民心》、《邓小平宣传思想研究》、《穿越舆论隧道》、《媒介批评通论》、《第二次革命的伟大旗帜》、《邓小平后的中国》、《传播学总论》等十几部著作及辞书。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媒介批评学的基本理念
第一节 什么是媒介批评
一 媒介批评的内涵
二 新闻观念与媒介批评观念
三 媒介批评的对象与范围
 第二节 媒介批评的任务
一 认识新闻的质量
二 认识新闻的社会效果
三 认识媒介和社会
第二章 媒介批评与媒介批评学的演变
 第一节 我国的新闻批评史
一 古代的新闻批评
二 近现代的报刊批评
三 当代的媒介批评
 第二节 我国媒介批评研究的开端
一 媒介批评研究的起步
二 媒介批评学研究的概况
 第三节 西方的媒介批评及其研究
一 新闻批评的产生
二 美国新闻界的“报评”
三 西方的“媒介批评”理论
第三章 媒介批评的主体
 第一节 批评者的社会分布
一 普通批评者
二 批评家群体
三 媒体的监管者
四 优秀稿件的评选者
 第二节 批评者的个性
一 批评主体的个性与共性
二 批评者个性的本质
三 批评者个性的实践形式
 第三节 批评者的思想倾向
一 批评者的立场
二 批评者的价值取向
 第四节 批评者的动机
一 捍卫真理的动机
二 自我辩护的动机
三 提供鉴赏的动机
第四章 媒介批评的规范与标准
 第一节 诸种精神产品批评的差异
一 批评对象的差异
二 批评逻辑的差异
三 评价文体的差异
 第二节 媒介批评的规范
一 “时空通观”的规范
二 “整体照应”的规范
三 “效果实证”的规范
 第三节 媒介批评的标准
一 确立批评标准的重要性
二 媒介批评的两个标准
三 意向标准和再现标准的关系
第五章 媒介批评的方式和内容
 第一节 媒介管理的批评
一 管理批评的目的和方式
二 管理批评的内容
 第二节 新闻的法治批评
一 法治批评的目的与方式
二 法治批评的内容
 第三节 优秀新闻的评选
一 优秀新闻的考评项与标准
二 评选好新闻的科学方式
 第四节 专业性媒介批评
一 报道的方式与批评内容
二 评论的方式与批评内容
三 杂感的方式与批评内容
四 学术研究的方式与批评内容
第六章 媒介批评的思维方法
 第一节 媒介批评方法的特殊性
一 媒介批评方法的要素
二 批评方法的互补和方法因子的运用
 第二节 媒介批评的结构主义方法
一 新闻实体的结构拆解
二 由外部结构透视内在结构
三 局部分析与整体分析
 第三节 批评的系统方法
一 系统分析方法的规则
二 媒介的系统分析格式
 第四节 定量与定性分析
一 定量分析及其意义
二 定性与思辩分析
第七章 新闻媒体的解读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操控者
一 扩充思想的机构
二 媒介思想的舆论化
三 媒体的软性权力
 第二节 媒介的权威
一 媒介的权威及其实现
二 树立权威的媒介行为
三 媒介权威的末路
第三节 媒介文化与媒介现代化
一 媒介文化的人格化
二 媒介的社会化和现代化
 第四节 媒介的自由理性
一 媒介自由的真谛
二 两种媒介自由观三 科学的媒介自由观
第八章 新闻的属性及批评的切入
 第一节 媒介的构图及价值判断
一 新闻的本性与世界重构
二 新闻的本体与真实
三 新闻丛的历史镜鉴
 第二节 事变的进程与新闻把握
一 把握变动中的存在
二 把握事变的因果关系
三 把握事变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第三节 工具论及其分析
一 整合认识的工具
二 政治工具论
三 人民监督的工具
 第四节 新闻消费及其评价
一 文化消费的评价
二 精神消费的观念亲和
三 物质消费的新闻分析
第九章 新闻作品的解析
 第一节 新闻作品内容的解析
一 新闻作品的主客观因素
二 揭示新闻内容的获悉意义
三 阐释新闻内容的主旨
四 新闻内容的情感评价
 第二节 新闻作品的形式解析
一 新闻形式的感受性
二 新闻作品的结构分析
三 新闻作品的语言分析
 第三节 新闻内容与形式的互动分析
一 内容如何决定形式
二 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
三 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性
第十章 媒介批评的文本理论
 第一节 解释学在媒介批评中的应用
一 新闻文本的构成
二 由文本解读向批评过渡
三 从理解走向解释
 第二节 媒介文本的解读规范
一 解读媒介文本的法则
二 判断和批评的准确性
三 解读和批评的限度
 第三节 解释与批评文本的建构
一 解释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二 解释的要素及其应用
第十一章 传播政策与媒介批评方针
 第一节 传播政策与媒介批评
一 传播政策的产生
二 传播政策决定媒介批评的目标
三 传播政策对媒介批评的校正
第二节 媒介批评的方针
一 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媒介观
二 遵循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原则
三 遵循批评与争鸣的平等原则
四 分清认识与政治错误的界限
 第三节 媒介批评的修养
一 批评家的政治修养
二 批评家的思想修养
三 批评的良好文风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