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财政、金融金融/银行/投资“破”译书:绩差公司剖析

“破”译书:绩差公司剖析

“破”译书:绩差公司剖析

定 价:¥20.00

作 者: 周到著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丛编项: 立信股票实战丛书
标 签: 资本市场 股份有限公司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42908285 出版时间: 2001-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0cm 页数: 332页 字数:  

内容简介

  作者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林林总总的现象和行为,从一个证券公司研发人员的角度进行了剖析,这将有助于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识别那些有非市场风险的公司,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投资损失。

作者简介

暂缺《“破”译书:绩差公司剖析》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案例“破”译显现五光十色
一、关于涉嫌资金被占用的案例
(一)提供财务支持如“输血机”开动——东北电A现象值得深思
(二)收购资产休提定价依据金城股份也曾“关怀长辈”
(三)“公允”应当由谁说——兼谈美亚股份其他应收款形成和清欠的特点
(四)粤金曼数典忘祖受托者反客为主
(五)从虚报利润到募股资金被占用——大庆联谊是否在悄悄变更投向
(六)大股东欠债粤华电巨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现象值得关注
(七)集团公司自身不保中福实业财务受累
二、关于经营、重组、前景方面的案例
(一)外商欠款引来提坏帐“保一”完毕等待债转股——自仪股份免戴ST“帽”勉强成功
(二)昆百大:摊子大效益也差监事会敢于说话
(三)粤金曼资产“外强中干”否
(四)广州冷机:“净收率”未公布有利润无现金
(五)赔了夫人又折兵——南洋航运应对官司有“妙计”
(六)佳纸股份转让资产行色匆匆 筹资建设重头项目完璧归赵
(七)质差资产会搭配上市吗——兼评广东广建年报摘要
三、关于利润操纵的案例
(一)岿然不动应对“四项计提”江西纸业“保十”修成Ⅱ
(二)大股东联袂让利免“特别”一举两得——万里电池度过“保一”关
(三)不退出ST仍力争“保配”——峨眉集团左右逢源攻守自如
(四)评估增值被调减转让收益助扭亏——东泰控股土地价值“一上一下”殊为罕见
(五)避“戴帽”需净值达标获厚利靠材料销售——甘长风未被ST也算万幸
(六)忽亏忽盈的深万山
(七)计提跌价准备?看我锦囊妙计——黄河科技划出存货轻装过年关
(八)作假五年算首屈一指募股资金买海市蜃楼——大东海虚构利润后果严重
(九)拓主业可视作儿戏创利润如囊中取物——商业网点获准配股有秘诀
四、关于信息披露的案例
(一)活力28涉嫌造假
(二)弟兄们“靠山吃山”豫白鸽渐吐真言
(三)且听下回分解——小议东新电碳董事会“预告的预告”
(四)四通高科有否虚假陈述 “华立实业”是否抽逃出资
(五)重大诉讼蓦然回首审计态度急转直下——华侨投资有关信息耐人寻味
(六)东方锅炉股东权益大增的背后
(七)恒泰芒果信息披露犹如“慢郎中”
(八)股价上扬信息闭塞——恒泰芒果大股东的大股东举止异样
(九)闽福发信息披露姗姗来大股东配股误期可追溯
(十)吉诺尔前期准备悄悄来换资产语焉不详费思量
(十一)“纸包不住火”不妨再加一张“纸”——西藏圣地虚假陈述手法有创新
(十二)揭开谜底须创新高以后 北旅汽车成深华源第二
五、关于“变脸”的案例
(一)声乐股份悬崖勒马于亏损线
(二)效益预测大失水准 补贴收入稍挽面子——大元股份初上市营业利润即告亏损
(三)圣雪绒中期业绩“变脸”
(四)小鸭电器:关联交易避亏损巨额担保来天外
(五)燃气股份“一配就死”现象值得关注
(六)民族集团是否过于注重形象
六、其他案例
(一)华侨投资内部职工股会否直接PT
(二)粤宏远品牌风波的背后
(三)金马集团多少“美德”集一身
(四)上海永久还能“永久”多久
(五)大老板虽“人赃俱获”二股东岂“两袖清风”——谈金路集团状告“三通企业”
(六)“冻结”期限未满“强行”予以“贱卖”——欣龙无纺股权转让令人疑窦丛生
(七)商业网点减亏有奇招
(八)“保一”成功索债不易——东海股份前景仍不明朗
(九)受让资产忽被盗卖查封往年包装今记“非常损失”——宏业集团1999年报颇具可读性
(十)双虎涂料欲进“最后的晚餐”
(十)一转增算送股 目标为筹资——双虎涂料有关表述堪称新奇
(十二)国有股东为何如此怀旧——谈黔轮胎国有股配售方案
(十三)莱英达“欲上九天揽月”——力争刷新两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令人关注
(十四)“继母”多系匆匆客——谈“大港油田”“领养”爱使股份
七、关于“乌鸦变凤凰”的案例
(一)苏三山或许是耀眼明星。
(二)南通机床步步为营迈向“10%公司”
(三)怎样看待茂炼转债市价——小额投资者成为“战略投资者”的一种策略
(四)茂炼转债扭亏留悬念
(五)郑州百文如起死回生退出机制犹纸上谈兵
(六)渤海化工:PT路标前匆匆刹车
(七)金荔科技从资不抵债到腰缠万贯
第二部分 总体“破”译引发千思万绪
一、有关证券市场若干现象的思考
(一)到底有几家公司连亏3年
(二)老总也吃“大锅饭”——上市公司管理层年薪透视l
(三)上市公司受偿权值得关注——从科利华二股东股权被冻结谈起
(四)“百八好汉”闹沪深——连亏公司动向值得关注
(五)亏了又怎样”
(六)时间未满5月 涨幅超过八成——PT股成为摇钱树令人注目
(七)“一卖了之”的“难言之隐”——兼说突击重组中关联交易的定价依据
(八)何止“一掷千金”分明落地有声——谈一些民营企业向上市公司捐赠资产
(九)更名接踵而来“科技”鱼贯而入——上市公司变更称谓现象谈
(十)ST、PT“游戏规则”宜完善
(十一)ST的“帽子”是否有点小
(十二)退出,有没有阻力——在“建立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座谈会”上的发言
(十三)破产“下市”有法可依——兼与李波律师商榷
(十四)1999年报新景观:一些ST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格外高
(十五)股票代码何必论凶吉
(十六)ST标准从严 PT时间有“限”——读沪深两所新《股票上市规则》
(十七)“保一”一族悄然扩容
(十八)预测高还是完成差——1999年新上市公司利润实现状况分析
(十九)六成公司缘何不分配
(二十)转增股功能在异化
(二十一)配股价高企不利股市发展
(二十二)高市盈率发行带来的新矛盾
(二十三)从10%到3%:净资产收益率缘何大滑坡
(二十四)大型国企股亏在哪里
(二十五)资产质量是关键
(二十六)资本公积都能转股吗
(二十七)经营是为了增加应收款项吗
(二十八)整体有提高 问题仍不少——1999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回眸
(二十九)为什么亏得“令人意外”
(三十)44或55倍市盈率合理否
(三十一)绩差,伴流通股比重合潮流清理,让法人股上市开先河——从一些STAQ、NET挂牌公司加盟沪深股市谈起
(三十二)不适资产回购股份作用不可低估
二、两市亏损公司初探
(一)亏损公司的历史回眸
(二)亏损公司的特点
(三)亏损公司阵营逐年壮大的原因
(四)亏损公司还会走向何处
附录 两市历年亏损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