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文丛”,是一批德高望重,极有影响的前辈学者(以现当代文学研究为主)学术随笔自选集,或是对现当代文坛的风风雨雨作些梳理和反思,以鉴往知来;或是对作家、作品的评点;或是对文风、学风的思考;或是治学感怀。“我思文丛”,选择45岁左右的最有实力的中青年人文学者90年代以来的优秀学术文章,集中展示其学术思想进路,可以预示下世纪中国学术的走向。“苜蓿文丛”(苜蓿,旧时用来指称教馆的清苦生活),是一批教育学者心灵的散步,昭示的是源自教育使命感的闪电般发人深思的一击,有对中国现代教育命运的关注,有生命化了的教育实践的记录。教育工作者要么埋头于教学,要么潜心于专著,而此套关于教育的随笔却别开生面,以另一种方式展示了教育工作者的一份生命气蕴。在一个所相信的东西与现实相当冲突的时代,陈嘉映学会去思考。因为思考走上了刨根问底的道路,于是他成了中国现象学哲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关于现象学、关于语言哲学,关于感觉分析,这些文章在在体现了作者对于西方二十世纪哲学的淹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