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若诚名剧译丛:家(汉英对照)》是曹禺根据作家巴金的小说改编的剧本,《英若诚名剧译丛:家(汉英对照)》内容曲折动人,采用英汉对照文版,很适合学习外语的人阅读,通过著名的戏剧学习外语,在阅读的同时也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当读者看完剧本后对学习外语一定会有所帮助的。这里出版的这个集子包括了五部英译中,三部中译英的剧本,一共是八部。和作者过去作法不同的是,这些剧本都是中英文对照的。作者知道,这很可能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尝试。如上所述,中英两国的语言,从语汇、语法、习惯到结构,差别实在很大,很难逐字逐句地对上号,弄不好还会以讹传讹。今天,我们有大批的青年热心于学习外文,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也是我们的民族即将腾飞的一个标志。有不少的青年学者很用功,力求使自己不但阅读能力很强,发音也尽量正确。但是作者记得,不止一位以英语为母语的朋友曾经向作者指出,这些用功学英文的青年,尽管每个单词都能够读对,把它们放到一起成为句子时却还是不过关。这使作者回忆起五十年前自己学习外语的经历。在当时的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学校和老师都很重视戏剧课中的戏剧排练,这使得我们不能不努力去钻研剧本,揣摩人物当时当地的心情,寻找恰当的逻辑重音和习惯重音,总之,锻炼自己每一句话的“语调模式”。作者想这大概就是外国朋友所指出的“intonation”方面的缺欠吧。改革开放后,作者曾经陪同曹禺先生访问英美等国,使作者吃惊的是,他已经三十年没有机会讲英语了,但当需要时,他依然可以发表字正腔圆的演说。当作者问他时,他想了想,说这可能是上大学时,经常参加业余学生戏剧留下的好习惯。从这里作者想到,清华大学的外文系的确有这样一个传统,就是通过排练外文戏剧,锻炼学生的外语会话能力。作者想曹禺先生当年的同窗,例如钱钟书、张骏样、李健吾等前辈,大概也都经历过这样的锻炼。这样做的好处甚多,被选中的剧本通常是名家之作,语言又是有针对性的,有对象的;“规定情景”明确,语调模式清晰可循。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为了演出的需要,参加者必须把台词背诵下来。作者本人应该承认,作者一生由此受益匪浅。这次收集的这个集子,之所以采用了中英文对照的形式,也是希望对热心学习外语会话的青年学者有所帮助。这次包括在这个集子里的八部剧本都是北京人艺演出过的世界名剧,也都是“演出本”。有些作家的本子向来都是经过删节才能上演的(主要是因为太长)。为了使读者得以欣赏原剧全貌,在出版时我们基本上保留了原剧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