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题为《中国的根本问题——一九亿农民何处去》的学术专著,是李佐军这位年轻的学者,经过十多年的农村实践、理论探索和深入研究所写成的。这是一部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角度,系统、深入研究我国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的理论成果。作者深入研究了西方发达国家产业革命前后农村经济社会演化的规律和我国近代以来特别是建国以来农村经济社会的变迁情况,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又紧密结合我国目前的城乡现实,就城乡差别、“三农”(农民、农村、农业)的战略意义、改革和发展战略选择及农村全面现代化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探讨和政策研究,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和很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书以农村经济为研究中心,但也涉及了农村社会、政治和文化问题,这就使对农村经济的研究更为系统深入和有血有肉。无论从时间的跨度,还是从所涉及问题的广度来看,像这样一部学术专著在我国农经学界尚不多见,因而这部书的出版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本书的内容极为丰富。第一篇“城乡差别及其成因”。作者从描述我国城乡存在多角度、多层次显著差别的现实出发,就要素的不平等流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选择的城市偏向、世界的不平衡发展及经济学家对传统农业社会变迁的忽视等方面,一层一层地深入剖析了农村相对贫困的根源。特别是着力分析了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及城市偏向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从这种角度对农村现状的系统论述在学术界是不多见的。第二篇“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作者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入手,论述了农民、农村和农业对中国现代化的决定性意义。在比较深入分析英国产业革命前的历史的基础上,对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农村与城市、农村与现代化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探讨。从中国一系列现实问题入手,正反两方面论述了农村现代化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第三篇“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作者从与革命战争年代第一次“农村包围城市”战略选择的对比中,论述了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实施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改革和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者指出,我国农民、农村、农业及中国改革和现代化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只有从体制改革和战略转轨两方面同时入手,才能得到彻底解决。而且,由于农村是计划体制的“薄弱环节”,农民的改革积极性较高,因此实施以农村(本书中的农村一般包括从农村中产生的新兴城镇或城市)为重心的改革和发展战略,将加快我国改革和现代化进程。本篇还着重论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动与推进、农村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对中国改革迅速推进的决定性意义。这些观点都是富有新意和启发性的。第四篇“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本篇的内容是第三篇提出的实施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必须同时推进的12项重要工作的主要部分。作者指出,实施上述战略,除了要在提高农民社会地位、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建立公正的宏观调控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成立农村工作委员会和充分发挥现有城市的作用等方面,为农村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要立足农村,在农村内部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全面推进现代化。而农村经济现代化是核心,它又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人口城市化三个主要方面。与此同时,作者强调,必须大力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者还就上述所有方面提出了较详细的具体设想和政策建议,也对农业产业化和“民工潮”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门讨论。作者在书中还提出了建立诸如“农村工作委员会”、“新土地制度”、“新市民城”、“农民特区”等富有创造性的设想。本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在于紧紧抓住农村现代化的三条主线,即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人口城市化,同时对三条主线的分析不是割裂进行的,而是把三者内在、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地进行研究,从而有助于在实践中全面、系统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需要指出,本书不仅有实践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迄今为止,理论界对农村工业化和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认识尚存分歧。有的理论工作者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对立起来,认为提出农村工业化就是不要农业,提出农村人口城市化就是不要农村。这种把对立面的观点推向极端,然后加以批判,当然不是学术讨论应有的态度。但是,从中也可看出,对农村工业化和农村人口城市化在理论上尚存在分歧。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上,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些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实有必要。本书作者不仅将上述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而且将农民、农村、农业三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将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结合起来进行讨论,将历史、理论和现实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探讨,将农村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与国家现代化、与改革开放、与发展中大国经济起飞等结合起来进行论述,将部门经济学、基础经济理论、社会学等学科结合起来进行探索,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作者李佐军是带着关注我国9亿农民命运和农村乃至中国全面现代化的强烈感情,是为了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方面“更好地推进人类的公平、解放和进步”写作此书的。作者出生于湘西的一个贫困山区,自小就对农民的艰辛困苦有着深切的体验,从山村至小镇,至县城,至武汉,至北京,在人生之路一步一步前进时,也一层一层地加深了对中国社会现实,特别是加深了对中国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理解。这是作者所以能够写出这本较有分量的著作的感性基础。同时,作者对农村经济和现代化有关理论的刻苦学习与深入探讨,又为作者完成此书奠定了理论基础。作者之所以能在十余年的时间里成长为一个有所作为的理论工作者,当然得益于一个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及不少同志给予了他这样或那样的帮助,尤其是他的硕士导师张培刚教授对他的关心和指导,起了主要作用。张老是国内外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早在40年代就在哈佛大学学有所成,不仅他创立的新发展经济学为作者奠定了学术根基,而且他的爱国热情和学术人格也对作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愿作者在学术研究道路上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地继续前进,为研究我国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再作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