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序
戴维·摩雷尔是当今美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到二年三月,他已经出版了二十部小说(含短篇小说集),其作品印数达一千两百多万册,多次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从一九七二年创造了兰博这一闻名遐迩的传奇式悲剧英雄人物开始,摩雷尔的惊险小说已经被翻译成二十二种文字,并被拍摄成轰动一时的电影和收视率居高不下的电视连续剧。他一九九八年的力作《双重形象》同样讲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惊险故事。小说情节曲折,悬念重重,凶杀与恐怖层出不穷,跌宕起伏,情欲与爱情缠绕交织,难辨真伪。该书一问世便登上了多种畅销书排行榜,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故事是围绕一名成功的摄影师米切尔·科尔瑞恩展开的。科尔瑞恩在东欧S地区追踪拍摄一些种族仇杀受害者尸骨的万人坑时,被种族极端分子查根·伊尔科维奇及其手下发现并遭到追杀,险些丢掉性命。死里逃生之后,科尔瑞恩回到了洛杉矶并和前女友詹妮弗重修旧好。在一次摄影展上,科尔瑞恩见到了从小就崇拜的大摄影家伦道夫·帕卡德,此人对他颇为欣赏,主动提议与他合作拍摄一系列作品。科尔瑞恩大喜过望,他的生活似乎从此摆脱了旧日的阴霾,充满了新的希望。不料两人的合作尚未正式开始,帕卡德便撒手人寰。紧接着,伊尔科维奇跟踪而来,科尔瑞恩的挚友丹尼尔、警官格雷格和外祖父母接连遭到对方残害。一对仇人展开了智慧与胆量的搏斗。科尔瑞恩历经艰难,终于杀死伊尔科维奇为亲友报了仇。 故事发展到这里,读者似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科尔瑞恩也不例外,直到此时他才有时间认真欣赏和研究他在帕卡德的一幢房屋地下室里发现的数千张美女照片。这些照片是同一位绝色女子——一位三十年代的好莱坞女演员丽贝卡·钱斯,科尔瑞恩沉醉于她的神秘和美貌以及她与帕卡德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之中不能自拔。在调查此事的过程中,他又认识了一位酷似丽贝卡的女子塔莎,而她此时正深受一名匿名男子的跟踪骚扰,科尔瑞恩和塔莎由于拥有相同的遭遇而惺惺相惜,共坠爱河。更为巧合的是,科尔瑞恩发现塔莎原来就是丽贝卡的外孙女。两人合谋查出了塔莎的跟踪者,然后双双飞往墨西哥度假。然而,历尽生死考验和精神折磨后,科尔瑞恩终于在詹妮弗的帮助下,认清了塔莎是个专门玩弄男性、继而将他们杀死的蛇蝎女人。最后,科尔瑞恩和詹妮弗死里逃生并喜结连理,塔莎则与帕卡德的那座房屋一道葬身火海。 作为创作惊险小说的高手,摩雷尔在这部小说里秉承了其作品情节曲折、悬念重重、动感十足的一贯风格,正如《新杂志》的评论:“该小说令人战栗……事实上每一章结尾都扣人心弦。”再加上语言简洁明快,节奏松紧有致,让读者欲罢不能,恨不得一口气读完。而且摩雷尔在这部小说中进一步加强了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使小说的主人公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色。 摩雷尔以往塑造的角色多为冷峻坚强、在自己的领域里才干非凡骁勇善战的斗士,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当属家喻户晓的孤胆英雄兰博了。但是《双重形象》中的科尔瑞恩却算不上一个成熟、出色的斗士。首先,他缺乏起码的防范意识。他作为战地记者前往S地区秘密拍摄有关暴行,身上却连一支自卫的手枪都没有带,反而带了四部照相机。第二,他欠缺足够的生存训练。他的确了解如何进行简单的急救,但仅此而已,他在饼屋里救助受伤的小女孩时已经使出浑身解数,黔驴技穷了。更为糟糕的是,他并非一位神枪手,他只敢选择笨重的半自动左轮手枪来护身,因为自动手枪对他来说过于复杂。而且他使用猎枪时也险些铸成大错,若不是追踪而至的警官麦考伊的及时点拨,他很可能因此而送掉性命。摩雷尔赋予了科尔瑞恩这个人物更多平民而非英雄的特点,使之比起兰博那样的英雄更具亲和力,使读者容易接受和相信,并与之产生共鸣。 除了一个平民化而非神化了的男主人公,摩雷尔还塑造了一个美艳绝伦、心如蛇蝎的变态女人形象——塔莎,并让科尔瑞恩与她发生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结果却几次差点死在她的手里,由此使人联想到了本书的标题《双重形象》。“双重形象”是一个绘画术语,意思是“画上的形体同时具有两种形象”。用这个词来形容外貌可人、内心狠毒的塔莎再合适不过了。表面上她是真、善、美的完美统一,实际上却是假、恶、丑的典型代表。为了满足自己的畸形愿望,她伪造了十几个不同的身份,在爱慕她的男人中间挑起血腥的争斗和残杀,她则暗地里欣赏取乐,继而以受害者的姿态逃之夭夭,接着再将前一次争斗的胜利者巧妙地除掉。为了达到玩弄男性的目的,塔莎不惜引诱自己母亲身边的男人,不惜将母亲的脸庞刺破导致其毁容,甚至敲诈一直供养她的伦道夫·帕卡德(因为帕卡德认为她是自己的外孙女),却不肯回馈这位孤独的老人哪怕一点点虚伪的亲情。这位貌似天仙的女人可谓是丧尽天良、恶贯满盈。而塔莎的这些特点似乎承袭自照片上那位女演员丽贝卡·钱斯,科尔瑞恩正是因为被她迷得神魂颠倒才惹出了以后的一连串恩怨情仇。摩雷尔似乎想通过这个故事表明来势汹汹、恶毒强大的对手(查根·伊尔科维奇之流)固然可怕,但是外表平静、只在地下涌动的罪恶更让人防不胜防。善良无辜的人们可要警惕啊! 惊险小说重在以情节取胜,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局是惊险小说家们惯用的写作手法。《双重形象》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伊尔科维奇对科尔瑞恩的追杀,二是塔莎与科尔瑞恩的危险性游戏。该书自问世以来,舆论的焦点一直集中在这两条情节的设置上,一时间评论家和读者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例如美国的《侦探小说指南》称“《双重形象》相当于把同一系列的两部小说捆绑到了一起”;《书单》上的文章则指出:“显然作者无法在两个好的情节中做出取舍,所以他把两个都用了进来。……的确,书中有许多动作小说迷们追求的东西:放纵的情欲,血腥的暴力和让人揪心的悬念。不幸的是,它情节零散,使人困惑,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令人难以置信。” 笔者认为摩雷尔将伊尔科维奇和塔莎这两条线索写进同一本书有其新颖独到之处。惊险小说贵在出奇制胜,高潮迭起,作者的安排正好达到了这一目的。小说以科尔瑞恩与伊尔科维奇,科尔瑞恩等人与塔莎的最后搏斗为高潮,其间情节环环相扣,或收或放,曲折有致,突出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情欲的危险,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心。再者,小说前后的情节发展相互烘托,使主要的人物形象由平扁、单一变得立体、丰满。例如前半部分看似高傲、成功的大摄影家伦道夫·帕卡德原来是个因得不到真挚的亲情而备受煎熬、郁郁而终的孤独老人,而忠于职守、不畏艰险、勇于面对挑战的科尔瑞恩也有贪恋女色、为情所迷、几乎自毁的一面,原来忠心耿耿的好男儿,诸如诺兰警官和管家邓肯,也在美色诱惑下陷入泥潭,前者一直到死还蒙在鼓里,后者虽然了解真相也无法自拔,甚至助纣为虐,最终被迫自寻短见。通过伊尔科维奇和塔莎两条线索的巧妙结合,一个个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活灵活现。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摩雷尔自己的解释吧。他说:“尽管我的新作品《双重形象》没有摹仿我即将提到的下列作品,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丽贝卡》、《劳拉》、《詹妮的画像》和《眩晕》的一个传统,即它们的主人公都对一个疯女人的美丽形象鬼迷心窍。它与《精神病患者》也有一个共同点,即情节都在中途逆转。当我构思这部小说时已经心存此念。因此《双重形象》这个题目不仅仅指摄影上两次曝光后带来的怪异效果,也同时暗示了故事的二次转折。我希望读者以为故事朝一个方向发展,继而却被带到了出乎意料的、令人恐惧的另一个方向。仅此而言,我想《书单》的评论是错误的。这本书里充满了故事,既然我已经不懈地努力了这么长时间,我想,引用詹姆斯·埃罗伊的话来反驳那篇评论,是公平的。他称《双重形象》是‘一本巧妙而有力地揭示了当今洛杉矶复杂面貌的精彩的惊险小说。这个故事紧紧攫住你的灵魂深处。它是一部内容丰富、令人着迷的小说’。这本书意在使你全身一阵战栗,我希望你们能喜欢它。” 除了摩雷尔自己的声音外,《双重形象》也赢得了众多媒体的交口赞誉。《图书期刊》称赞道:“摩雷尔的技巧正处于巅峰,入木三分的人物塑造,可信而无法预料的情节发展以及心理深度将吸引所有的读者。”美联社也称赞道:“这本充满感官刺激的小说表明,摩雷尔是一个能够创作各种类型小说的作家,《双重形象》以他一如既往的优美文笔写成,应当为他带来许多新的书迷,同时也让老书迷们满意。”另外,不止一家媒体将这本小说的风格与著名悬念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联系在一起。美联社评论说,这是“一个有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意味的关于罪恶和情欲的引人入胜的故事”。《西奥兰治时报》则称:“它将带你经历一次难忘的洛杉矶之旅……你会觉得你是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在一起。” 当然,百闻不如一见。只有亲自捧起《双重形象》,你才能领略其中的惊险与刺激。我相信它一定会给你带来双倍的震撼。
译 者 200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