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Linux概述 2
1.1.1 Linux的诞生 2
1.1.2 Linux在中国 2
1.1.3 技术特点 3
1.1.4 主要功能 4
1.2 Linux版本 5
1.2.1 核心版本 5
1.2.2 发行版本 6
1.3 Linux资源 9
1.3.1 新闻组 9
1.3.2 网站 10
第2章 系统安装 11
2.1 安装前的准备 12
2.1.1 确定安装目标 12
2.1.2 选择发行版本 12
2.1.3 确定系统环境 13
2.2 硬盘分区 16
2.2.1 基本概念 16
2.2.2 分区类型 17
2.2.3 分区程序 17
2.2.4 设备文件和分区 18
2.2.5 Linux分区 19
2.3 第一安装阶段 19
2.3.1 启动安装程序 19
2.3.2 开始安装 19
2.3.3 第一阶段的安装 20
2.4 第二阶段安装 23
2.5 安装后配置系统 35
2.5.1 TurboPkg 35
2.5.2 TurboNetCfg/TurboPPPCfg 36
2.5.3 TurboPNPCfg 36
2.5.4 TurboServer 37
2.5.5 TurboXCfg 37
2.5.6 TurboWMCfg 37
2.5.7 TurboSoundCfg 37
2.5.8 PrintTool 37
2.9 rpm的使用 39
第3章 使用基础 43
3.1 启动与关闭 44
3.1.1 LILO 44
3.1.2 启动过程 44
3.1.3 登录 45
3.1.4 注销与关机 45
3.2 shell 46
3.2.1 什么是shell 46
3.2.2 shell的种类 47
3.3 bash 47
3.3.1 命令补齐 48
3.3.2 通配符 48
3.3.3 命令历史和记录 49
3.3.4 命令别名 50
3.3.5 重定向和管道 51
3.3.6 提示符 53
3.3.7 作业控制 54
3.3.8 命令和变量概要 54
3.4 在线帮助 55
3.5 vi文字编辑器 57
3.5.1 基本概念 57
3.5.2 基本编辑指令 57
3.5.3 其它指令 58
第4章 用户管理 61
4.1 用户种类与属性 62
4.1.1 用户种类 62
4.1.2 用户属性 62
4.2 用户管理 64
4.2.1 创建新用户 64
4.2.2 删除用户 65
4.2.3 更改用户属性 65
4.3 组的管理 67
4.3.1 组的属性 67
4.3.2 创建组 68
4.3.3 删除组 68
4.4 磁盘空间限额 69
4.4.1 启用磁盘限额功能 69
4.4.2 建立限额文件 69
4.4.3 设置用户限额 70
4.4.4 设置组限额 71
4.4.5 设置软限额的期限 71
4.4.6 查询限额 72
第5章 文件目录操作 73
5.1 Linux的文件系统 74
5.1.1 发殿过程 74
5.1.2 虚拟文件系统 74
5.1.3 EXT2文件系统 75
5.1.4 文件系统布局 76
5.2 目录管理 79
5.3 文件阅读 87
5.4 文件管理 92
5.5 文件查找与内容检索 96
5.6 mtools程序包 101
第6章 文件系统管理 103
6.1 基本命令 104
6.2 安装新硬盘 108
6.3 备份、压缩和解压缩 110
第7章 系统管理 119
7.1 用户监视 120
7.1.1 查询登录用户详细情况 120
7.1.2 查询登录用户简要情况 121
7.1.3 改变用户身份 122
7.1.4 查询用户信息 122
7.1.5 .plan、.project和.forware 123
7.2 进程管理 123
7.2.1 查询进程的CPU使用情况 123
7.2.2 查询进程状态 126
7.2.3 终止指定进程 128
7.2.4 发迹进程的优先级 129
7.3 用户通信 130
7.3.1 打开和关闭消息 130
7.3.2 广播消息 131
7.3.3 向指定用户发送消息 132
7.3.4 双向通道 133
7.3.5 登录消息 134
7.4 其它系统管理命令 135
7.4.1 清理缓冲区划 135
7.4.2 设置系统日期 135
7.4.3 查询系统信息 137
7.4.4 查询内存使用情况 137
7.4.5 查询系统负荷 138
第8章 网络基础 139
8.1 Linux 网络服务 140
8.1.1 信息服务 140
8.1.2 网络服务 141
8.2 TCP/IP基础 142
8.2.1 TCP/IP简史 142
8.2.2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143
8.2.3 TCP/IP协议簇结构 145
8.2.4 IP地址 146
8.3 Linux 网络子系统 148
8.3.1 Linux 网络层结构 148
8.3.2 BSD套接字 149
8.3.3 INET套接字 150
8.3.4 其它 150
8.4 网络配置文件 151
8.5 网络配置基本方法 158
8.5.1 ifconfig命令 159
8.5.2 netconf实用程序 161
8.6 基本网络操作命令 164
8.6.1 ping命令 164
8.6.2 telnet命令 167
8.6.3 ftp命令 170
8.6.4 netstat命令 174
第9章 域名服务器 177
9.1 关于域名服务器 178
9.1.1 DNS的结构 178
9.1.2 DNS的功能 179
9.1.3 DNS的工作过程 179
9.1.4 DNS的的种类 180
9.1.5 域名和IP地址的申请 181
9.1.6 Linux的DNS 181
9.2 域名服务器的安装 183
9.3 缓存服务器 184
9.3.1 配置 184
9.3.2 资源记录 188
9.3.3 测试 190
9.3.4 进一步的工作 191
9.4 一个简单的DNS 191
9.4.1 反向解析 191
9.4.2 正向解析 193
9.5 一个真正的DNS 195
9.6 域名服务器的管理 200
第10章 Samba服务器 201
10.1 关于Samba 服务器 202
10.1.1 Samba 简介 202
10.1.2 Windows网络 202
10.1.3 Samba 的组成 203
10.1.4 Samba 的安装 203
10.2 Samba 的启动 204
10.3 Samba 的配置 206
10.4 Windows的设置 217
第11章 Web服务器 221
11.1 关于Web服务器 222
11.1.1 Web简介 222
11.1.2 Linux常用的Web服务器 222
11.1.3 Apache Web服务器 223
11.2 Apache的安装和运行 223
11.2.1 编译和安装 223
11.2.2 运行 226
11.3 Apache的配置 228
11.3.1 配置文件 228
11.3.2 httpd.conf文件 229
11.3.3 srm.conf文件 238
11.3.4 access.conf文件 247
11.4 虚拟主机 251
11.4.1 DNS的配置 252
11.4.2 虚拟主机的配置 252
11.5 php3 254
11.5.1 Apache与php3 254
11.5.2 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 255
11.6 安全控制 260
11.6.1 基于IP和域名的安全控制 260
11.6.2 基于用户的安全控制 261
11.6.3 基于安全套接字层的安全控制 262
11.7 其它问题 265
11.7.1 Apache代理 265
11.7.2 服务器状态 267
11.7.3 服务器日志 270
第12章 邮件服务器 271
12.1 关于邮件服务器 272
12.1.1 邮件服务器简介 272
12.1.2 Linux常用的邮件服务器 273
12.1.3 sendmail邮件服务器 274
12.2 sendmail的安装和运行 275
12.2.1 编译和安装 275
12.2.2 运行 276
12.2.3 测试 279
12.3 sendmail的配置 280
12.3.1 配置工具 280
12.3.2 sendmail.cf文件 284
12.3.3 别名 285
12.3.4 其它配置技巧 287
12.4 POP/IMAP邮件服务器 288
第13章 数据库服务器 289
13.1 概述 290
13.1.1 DBMS的种类 290
13.1.2 PostgreSQL的简介 292
13.1.3 PostgreSQL的特点 292
13.2 安装 293
13.2.1 获取软件 293
13.2.2 安装 294
13.2.3 初始化 295
13.2.4 启动 295
13.2.5 测试 296
13.3 使用基础 296
13.3.1 主要命令 296
13.3.2 psql使用简介 297
13.4 Web应用 301
13.5 ODBC连接 303
第14章 其它服务器 307
14.1 匿名FTP服务器 308
14.1.1 匿名FTP服务器 308
14.1.2 wu-ftp服务器的安装和启动 309
14.1.3 wu-ftp服务器的配置 310
14.1.4 wu-ftp服务器的管理 313
14.1.5 wu-ftp相关程序 313
14.2 代理服务器 314
14.2.1 Squid的层 314
14.2.2 Squid的安装 315
14.2.3 Squid的配置 315
14.2.4 客房端的配置 316
第15章 网络安全 319
15.1 网络安全简介 320
15.1.1 美国准则 320
15.1.2 我国准则 321
15.1.3 安全认识误区 321
15.1.4 安全的两个方面 322
15.1.5 安全策略 323
15.2 口令的安全性 323
15.2.1 好的口令 323
15.2.2 影子口令 324
15.2.3 口令的有效期 325
15.2.4 单用户模式的口令问题 325
15.2.5 一次性口令系统 326
15.3 网络安全性 326
15.3.1 过滤路由器 326
15.3.2 防火墙 327
15.3.3 入侵检测技术 329
15.3.4 最小服务原则 329
15.4 数据安全性 332
15.4.1 加密算法 333
15.4.2 加密强度 334
15.4.3 Linux下的加密软件 335
15.5 病毒问题 335
15.6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335
15.6.1 拒绝服务攻击 336
15.6.2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336
15.6.3 DdoS的特点 336
15.6.4 DdoS的防范 337
第16章 核心升级 339
16.1 关于核心编译 340
16.1.1 编译目的 340
16.1.2 准备工作 340
16.1.3 编译步骤 342
16.2 配置核心 343
16.2.1 配置内容 343
16.2.2 配置过程 344
16.3 核心编译和启用 353
16.3.1 编译 353
16.3.2 启用 354
16.3.3 利用补丁升级 35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