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妮丝·史沫特莱(1890~1950年),女。美国人,生于密苏里州。当过侍女、烟厂工人和书刊推销员。曾在《纽约呼声报》任职。1918年因声援印度独立运动而被捕入狱6个月。1919年起侨居柏林8年,积极投身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曾在柏林会见尼赫鲁。1929年初以《法兰克福日报》特派记者(后任英国《曼彻斯特卫报》驻中国特派员)身份来中国,在上海参加进步文化运动。曾协助宋庆龄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为外国报刊撰文报道江西苏区的革命斗争,报道西安事变消息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前往延安访问朱德总司令,并在山西前线担任八路军总部随军外国记者。1938年1月,从山西前线来到武汉,住在吴德施主教家中。甫一抵汉,未及盥洗更衣,便去拜会美国大使詹森,取得了詹森的支持。次日,在汉口德明饭店拜会南斯拉夫公共卫生专家、国际联盟派到中国担任政府卫生顾问的鲍西格博士,商谈筹办新的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事宜。从此,她即在中国红十字会军医部工作。随后,在美国驻华武官史迪威和陈纳德上校的支持下,说服日内瓦国际红十字会的官员同意供应中国军队部分急需药品,并说服英国新任驻华大使阿奇博尔德为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捐赠大量的医疗用品和款项。1月23日,应中国青年记者协会邀请,向中外记者介绍采访八路军的见闻。后来到美国海军基督教青年会、汉口基督教女青年会、英国扬子江巡逻队的旗舰上,向中外人士介绍八路军和华北敌后爱国军民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情况,争取中外舆论界对中共、八路军的同情,为八路军募集钱物,发展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亲手将第一批募集的103万元捐款交给彭德怀转八路军总司令部。2月上旬,在她的倡议下,包括外国教授、医生、记者、传教士等8人的国际代表慰问团,将两卡车医疗器械、药品等物资,送抵山西八路军总部,受到朱德总司令的热烈欢迎。为了解决中国军队军医缺乏的问题,史沫特莱参与卢致德和林可胜博士的重大改革,推行医药用品标准化,并在长沙设立战时救护学校,轮训全部军队医务骨干。这期间,她往返于汉口与长沙之间,孜孜不倦地为红十字救护总队和救护学校工作。同时,还积极争取和敦促外国医务界志愿人员前来中国,加拿大著名医生诺尔曼·白求恩与理查德·布朗、印度著名外科医生柯棣华等人正是响应她的呼吁来中国工作的。史沫特莱每周为《曼彻斯特卫报》撰写两篇稿件,向世界报道八路军在极其困苦的条件下抗击日军的英勇事迹。1938年1月15日,她发表于《新华日报》的《风陵渡见闻》一文,报道了1937年底她在黄河岸边目睹国民党军官对一群衣衫褴褛的伤兵百般凌辱后驱车逃命的情景,并在文章中大声疾呼:“我永远不会忘记那种我从未见过的冷酷笑声,我叫他们记住一条真理: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在武汉的10个月,她经常到前线采访,写了大量的报道,完成了她的《中国在反击》一书,此书被美国书评家评价为“由长征到成为近代军事奇迹的八路军的历史”著作。10月中旬,随中国红十字会医疗救护队撤退到长沙。不久随新四军及国民政府抗战部队转战于华中长江南北两岸年余,“成为外国记者在中国战区访问时间持续最长的一个”,曾被日本人列在政治死敌黑名单上。1940年9月因病去香港休养。1941年回美国,在加利福尼亚从事以中国为内容的写作和演讲,并为中国募集救济战争灾难的捐款。1949年2月被诬为“苏联间谍”。1949年秋流亡英国。1950年5月6日在英国牛津病逝。按照其遗嘱,骨灰运到中国,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由朱德亲笔题写:“中国人民之友美国革命作家史沫特莱女士之墓”。著有《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大地的女儿》、《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国红军在前进》、《中国的诗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