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学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思潮。当时思想界出现了一个空前的繁荣,各种学说蜂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较有影响的学派有儒、兵、墨、道、法、名、阴阳五行等家。诸子学是这些学派思想的统称,尽管诸子思想各立门户,标新立异,在学术上有此疆彼界之分,但毕竟处于同一时代,所依存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大致相同;而且在长期的学术争鸣中,彼此交流渗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所以诸子学作为一种时代思潮,存在着一些自己的特征,其主要特征:首先是诸子学的人文主义性质。思想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人类社会初期的思想往往与迷信、幻想、神话、宗教相联系,反映了当时思想的幼稚性。殷商时期,统治者把“天。看成是主宰一切的神,称之为“帝”或“上帝”,对人类可以赐福或降灾,如殷墟的甲骨卜辞中就有“帝其令雨”,“帝其降谨(馑)”等记载。殷纣王也曾宣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尚书·西伯戡黎》)但在殷周之际,统治阶级的思想逐渐出现了变化。“汤武革命”使得周统治者产生了“天命靡常”的想法,尽管“天命”观念还有一定的影响,但强调人事的思想逐渐抬头,“顺乎天而应乎人”的思想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西周重人事的思想,其主要内容是“保民”和“明德”。这种“以德配天”的思想是“天命”思想向人文思想发展的过渡,也是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结合的最初尝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强烈的政治伦理特色。《札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反映了殷、周思想的差别以及“天命”思想向人文思想的转变。进入春秋战国,人文主义成为当时思想的主流。儒家作为周文化的正统思想传人,注重伦理道德,自不待言。法家更以尚功重法反鬼神巫术迷信为标识。兵家和道家的“天人”之学虽然讲“天道”,但归根结底是为其“人道”服务的。墨子的思想有较多的宗教残余,讲“天志”、“明鬼”,但他讲“尚贤”、“尚同”,强调“赖其力者生”,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不是偶然的,随着春秋战国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人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加之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附加在人身上的社会依附解脱,人的独立和自觉的意识日益觉醒,从而为人文主义思想的生存提供了社会土壤。而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正是这种人文主义思潮的必然理论成果。其次是诸于学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夏、商、西周三代,“学在官府”,学术文化为国家所垄断,至春秋初年,铁器的出现带动了生产力的革命,从而推动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革命。周天子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也不复存在,学术文化下移,流入民间。其标志是“私学”的出现,与此同时,“士”阶层迅速崛起成为一支社会的重要力量。“士”本是西周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个贵族等级,随着宗法制度的崩坏而失去特权。他们凭借着掌握的一部分知识和技能,即所谓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逐渐转化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专门从事学术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后来士阶层的来源成份日益复杂,许多破落贵族和下层人民也逐渐参与进来。士阶层成为当时学术思想文化的主要承担者。士阶层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有知识,使他们在当时的社会学术文化活动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二是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身份,列国竞争招揽人才的政策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他们的思维和活动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三是其成员来源芜杂,使他们在思想倾向上具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所以他们往往成为当时社会各阶级和阶层的代盲人。正是由于士阶层所具备的这些特点,所以诸子学各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各异,呈现出发散性的特征。《汉书·艺文志》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巳,皆起于王道既徽,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诸子学发散性思维以及由此形成的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的局面,既是当时政治经济割据的产物,又造成了当时思想文化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格局,丰富了诸子学的内涵。道家是战国时期最有影响的学派。但当时并没有“道家”之称。“道家”一名首见于汉朝初年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指》。考道家各流派,都以老子所创立的“道”的学说为其核心,后代学者遂把他们称之为“道家”。郭沫若说:“道家诸派均以‘道’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这一归纳基本反映了道家学派主要的学术特征。战国中前期,老子首先创立了以“道”为中心,以“天人”关系为框架结构,以“自然无为”为基本精神的学说体系,成为道家思想的开山,之后,道家门派繁多,但大致可划为两派,一是黄老学派,一是庄子学派。黄老学派热衷于社会政治理论,着眼于从积极的方面看待老子,主要继承了老子“无为”的思想,把它改造成“无为无不为”的能动哲学。而庄子学派则侧重于人生哲学的建构,从消极的方面看待老于,主要继承了老子“自然”的思想,以返璞归真、保持精神自由为标的,以出世隐逸为理想的处世方式。“道”的抽象性质和。天人”之学的宏大规模,使道家思想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可塑性,所以在道家的原始理论之上,衍生出异彩纷呈的各种学说流派,成为中国传统思想取之不竭的思想源泉。一、老子思想老于姓李名耳字聃,又称老聃,确切的生卒年代已不可考,楚国苦县(河南鹿邑)人。老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老子》一书中。因现存的《老子》书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所以又称《道德经》。该书五千多字,是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关于老子和《老子》书的关系,《老子》书可能出于后人之手,是老子后学对老子思想言论的记录和阐发。《老子》书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完备的过程,如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楚简《老子》,内容只及于今本的31章,仅二干余字。而今本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的。老子思想的理论核心,是他的“道”本体论。“道”字的本义指人走的道路,后引申为“方法”、“途径”,已初步具有了规律性和普遍性的意思。“道”从“天道”发展而来。“天道”一词出现很早,如《尚书·汤诰》中即有“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的说法,这里的“天道”相当于墨子的“天志”,是神的意志的体现。进入春秋,人们对“天道”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如郑国的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左传·昭公十八年》)淡化了“天道”的神秘色彩,否定了“天道”对“人道”的干预。要之,在传统的天道观中,“天道”总是以“人道”的对应物出现的。老子的理论贡献在于,他在对“天道”和“人道”的综合抽象中,提炼出一个超越二者的绝对本体“道”,在强调宇宙统一性的基础上重新解释“天人”关系。“道”本体论的出现,为以后道家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老子思想中的“道”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它是宇宙本体和规律的统一,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25章)道是本体,它“先天地生”,“为天下母”;同时又是表现为由“逝”而“远”而“反”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规律。有人不了解“道”的这一特征,遂产生了关于老子思想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的争论。“道”的这一特点,对传统思想影响甚大,无论是玄学本体论,还是道学本体论,都强调了这种统一性,从而形成了传统哲学的一大特色。其次,它是哲学抽象的产物。在老子之前,一些学说都试图从自然存在的具体事物中寻找作为世界本源的东西,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如《洪范》的五行说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世界的五种最基本的元素,《易经》以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种自然物作为万物的起源。这些原始的关于世界本体论学说的共同特点,是用部分说明全体,用具体的东西证明普遍意义,所以其理论水平是低级的。老子“道”的提出,强调了它的普遍性。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章)“道”的本质在于它对具体事物的超越性,不能用常规的语言和名称对它加以规定。老子描述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暾,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14章)“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不同于一切具体的事物,又包括涵盖一切具体的事物,是对具体事物的概括和抽象,故曰:“混而为一”。“道”作为一种高度抽象,是一种“无状之状,无象之象”。同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章)。根据“道”的“无名”、“无状”、“无象”又“无不为”的特性,老子又把“道”称之为“无”。他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有”是具体的事物,“无”是对“有”的归纳和抽象,又成为“万有”的本源与内在规律。“道”和“无”的出现,表明了传统思想已从对世界感性的、具体的认识领域走了出来,把人的认识从具体思维向创造性的抽象思辨发展,称得上是传统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老子的这种思维方法和思想成果,经过了黄老学说的中介,给苟于思想以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儒家在《易传》中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世界观。尽管《易传》和《老子》的风格各异,前者以阳刚为尊,强调进取;后者以阴柔为贵,讲求因循。但其基本的思维方法,即抽象思维的方式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