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哲学是什么
一 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
二 世界观理论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 世界观与人和世界的关系
四 世界观与认识论
五 世界观与历史观
六 世界观与价值论
第二章 哲学的研究领域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 中国哲学
三 外国哲学
四 逻辑学
五 伦理学
六 美学
七 宗教学
八 科学技术哲学
第三章 哲学与宗教
一 哲学与宗教的“历时态”关系
二 哲学与宗教的“同时态”关系
三 哲学与宗教的联系与区别
第四章 哲学与艺术
一 艺术的审美世界与哲学对美的追问
二 人类把握世界的哲学方式与艺术方式
三 艺术的哲学意蕴与哲学的艺术旨趣
四 时代的敏感的神经与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五章 哲学与常识
一 常识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
二 常识的经验性与哲学的超验性
三 常识的表象性与哲学的概念性
四 常识的有限性与哲学的无限性
五 常识的非批判性与哲学的批判性
六 哲学的常识化与常识的哲学化
第六章 哲学与科学
一 理论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
二 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关系
三 哲学反思科学的主要内容
四 反思时代的科学精神
五 超越当代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
第七章 本体论的哲学追求
一 “本体”和“本体论”
二 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
三 本体论的解释循环与自我批判
四 现代哲学的本体论问题
第八章 人类性的哲学问题
一 人与世界
二 生活与生存
三 主体与客体
四 小我与大我
五 理想与现实
六 标准与选择
第九章 民族性的哲学特色
一 哲学传统的民族性
二 哲学旨趣的民族性
三 哲学范畴的民族性
第十章 反思性的哲学思维
一 反思的维度
二 反思的思维
三 反思的对象
四 反思的特性
五 前提的反思
六 超越哲学的知识论立场
第十一章 批判性的哲学本质
一 “清理地基”的工作方式
二 “真”的哲学反思
三 “善”的哲学追问
四 哲学前提的自我批判
第十二章 派别性的哲学论争
一 自然与超自然: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二 概念与表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三 感性与理性:经验论与唯理论
四 事实与价值: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五 哲学论争的派别性与时代性
第十三章 时代性的哲学理论
一 哲学理论的时代内涵
二 时代精神的理论表征
三 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
第十四 章 创造性的哲学探索
一 哲学的品格与哲学思维的训练
二 哲学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论的反思方式
三 培养哲学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