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王肯堂医学全书》是根据明代著名医学家王肯堂现存医学著作(多数是孤本),进行搜集汇编、校勘、注释、标点而成。王氏字宇泰,一字损仲,又字损阉,号念西居士,又号郁冈斋主。明代金坛(今江苏省金坛县)人。生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卒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王肯堂医学全书》共收载王氏9种医学著作,计70卷。包括《证治准绳》44卷、《医镜》4卷、《医辨》3卷、《医论》3卷、《灵兰要览》2卷、《胤产全书》4卷、《胎产证治》1卷、《郁冈斋医学笔塵》2卷、《医学穷源集》6卷,内容颇为丰富,涉及临床各科,以及医论、医话、医案等。其中,《证治准绳》详于理论,为集明以前大成者,所论各科证治,博采众长,条分缕析,平正公允。其余8种著作均为王氏临证所得,其治法用药颇有独特见解。书末还附有“王肯堂医学学术思想研究”论文一篇,以及现代研究的论文题录。本书适用临床、教学、科研和广大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片断:所谓人中为暗者,阳盛已衰,故为喑也。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夫肾者藏精,主下焦地道之生育,故冲任二脉系焉。二脉与少阴肾之大络,同出肾下,起于胞中。其冲脉因称胞络为十二经脉之海,遂名海焉。冲脉之上行者,渗诸阳,灌诸精。下行者,渗三阴,灌诸络而温肌肉,别络结于胕。因肾虚而肾络与胞络内绝,不通于上则喑,肾脉不上循喉咙挟舌本,则不能言,二络不通于下则痱厥矣。如是者,以地黄饮子主之。竹沥、荆沥、大梨汁各三杯,生葛汁、人乳汁各二杯,陈酱汁半杯,和匀,隔汤顿温服。有痰者,涤痰汤。内热者,凉膈散加石菖蒲、远志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薄荷汤化下,名转舌膏。宝鉴诃子汤、正舌散、获神散。〔四肢不举〕有虚有实,实者脾土太过,泻令湿退土平而愈。虚者脾土不足,十全散加减,去邪留正。详见痿门。〔身体疼痛〕铁弹丸、十味剉散、内有热药,无热者宜之。蠲痹汤。〔昏冒〕活命金丹、至宝丹、至圣保命金丹、牛黄清心丸。中风要分阴阳:阴中颜青脸白,痰厥喘塞,昏乱眩晕,斜不遂,或手足厥冷不知人,多汗。阳中脸赤如醉怒,牙关紧急,上视,强直掉眩。《素问》云:诸风掉眩,支痛强直筋缩,为厥阴风木之气,自大寒至小满,风木君火二气之位。风主动,善行数变,木旺生火,风火属阳,多为兼化。且阳明燥金主于紧敛缩劲,风木为病,反见燥金之化,由亢则害,承乃制,谓己过极,则反似胜己之化,故木极似金。况风能胜湿而为燥,风病势甚而成筋缩,燥之甚也。有热盛生风而为卒仆偏枯者,以麻、桂、乌、附投之则殆,当以河间法治之。《绀珠经》云:以火为本,以风为标。心火暴甚,肾水必衰。肺金既摧,肝木自旺。治法先以降心火为主,或清心汤,或泻心汤,大作剂料服之,心火降则肝木自平矣。次以防风通圣散汗之,或大便闭塞者,三化汤下之。内邪已除,外邪已尽,当以羌活愈风汤常服之。宣其气血,导其经络,病自已矣。或舌蹇不语者,转舌膏或活命金丹以治之,此圣人心法也。或有中风便牙关紧急,浆粥不入,急以三一承气汤灌于鼻中,待药下则口自开矣,然后按法治之。有元气素弱,或过于劳役,或伤于嗜欲,而卒然厥仆,状类中风者,手必散,口必开,非大剂参芪用至斤许,岂能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哉!亦有不仆而但舌强语涩痰壅,口眼斜,肢体不遂者,作中风治必殆,以六君子汤加诸汁治之。《宝鉴》云:凡人初觉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三年内有中风之疾也。宜先服愈风汤、天麻丸各一料,此治未病之法也。薛己云:预防之理,当养气血,节饮食,戒七情,远帏幕可也。若服前方以预防,适所以招风取中也。中寒中寒之症,身体强直,口噤不语,或四肢战掉,或洒洒恶寒,或翕翕发热,或卒然眩晕,身无汗者,此寒毒所中也。其异于伤寒,何也?曰:伤寒发热,而中寒不发热也。仲景于伤寒详之,而中寒不成热者未之及,何也?曰:阳动阴静,动则变生,静则不变,寒虽阴邪,既郁而成热,遂从乎阳动,传变不一,靡有定方,故极推其所之之病,不得不详也。其不成热者,则是邪中于阴形之中,一定而不移,不移则不变,不变则止在所中寒处而生病,是故略而不必详也。治之先用酒调苏合香丸,轻则五积散加香附一钱,麝香少许;重则用姜附汤。若人渐苏,身体回暖,稍能言语,须更问其别有何证。寒脉迟紧,挟气带洪,攻刺作痛,附子理中汤加木香半钱;挟风带浮,眩晕不仁,加防风一钱;挟湿带濡,肿满疼痛,加白术一钱;筋脉牵急,加木瓜一钱;肢节疼痛,加桂一钱,亦可灸丹田穴,以多为妙。大抵中在皮肤则为浮,中在肉则为苛为重,为聚液分裂而痛,或痛在四肢,或痛在胸胁,或痛在胫背,或痛在小腹引睾。或经脉引注脏腑之膜原为心腹痛。或注连于脏腑则痛死不知人。中于筋骨为筋挛骨痛,屈伸不利。中人六腑五脏,则仲景述在《金匮要略》中。所以肺中寒者,吐浊涕。肝中寒者,两臂不能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而不得转侧,则吐而汗出也。心中寒者,其人苦心中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虫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不言脾肾二脏中寒者,缺文也。然所谓中脏者,乃中五脏所居畔界之郭内,阻隔其经,脏气不得出入故病。若真中藏则死矣。《永类铃方》云:肝中寒,其脉人迎并左关紧而弦,其证恶寒,发热面赤,如有汗,胸中烦,胁下挛急,足不得伸。心中寒者,其脉人迎并左寸紧而洪,其证如啖韭齐,甚则心痛掣背,恶寒,四肢厥,自吐,昏塞不省。脾中寒,其脉人迎并右关紧而沉,其证心腹胀,四肢挛急,暖噫不通,脏气不传,或秘或泄。肺中寒,其脉人迎并右寸紧而涩,其证善吐浊,气短不能报息,洒洒而寒,吸吸而咳。肾中寒,其脉人迎并左尺紧而滑,其证色黑气弱,吸吸少气,耳聋腰痛,膝下拘疼,昏不知人。治当审微甚,甚则以姜附汤为主,微则不换金正气散加附子、附子五积散。脐腹痛,四肢厥,附子理中汤、姜附汤。人肝加木瓜,入肺加桑白皮,人脾加术,入心加获苓。本书前言前言《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系列丛书是集明清30位医学名家医学著作而成。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其学术源远流长,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日臻成熟,在继承前代成就的基础上,并有许多发展,是中医的鼎盛时期。突出表现在:名医辈出,学派林立,在基础学科和临床各科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本草学和临床学尤为突出。同时著书立说很活跃,医学著作大量面世,对继承发扬中医药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草学在明代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其著述之多,内容之丰,观点之新,思想之成熟,都是历代难以与之媲美的。尤其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天下第一药典”。全书52卷、62目,载药1892种,附本草实物考察图谱1110幅,附方万余首。他“奋编摩之志,僭纂述之权”,“书考八百余家”,“剪繁去复,绳谬补遗,析族区类,振纲分目”,在药物分类、鉴定、生药、药性、方剂、炮制、编写体例等许多方面均有很大贡献,其刊行以来,受到国内外医药界的青睐,在中国药学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多种译本流传于世界诸多国家,其成就已远远超出医药学的范围,曾被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誉为“中国的百科全书”。除时珍之卓越贡献之外,还有缪希雍的《神农本草经疏》,是对《神农本草经》的阐发和注释,与其一生药学经验的总结,详明药理及病忌、药忌,为明代本草注疏药理之先。更有清代张璐的《本经逢原》,其药物分类舍弃《神农本草经》三品窠臼,而遵《本草纲目》按自然属性划分,体例以药物性味为先,次以主治、发明,内容广泛,旁征博引,参以个人体会。全书以《神农本草经》为主,引申发明,凡性味效用,诸家治法以及药用真伪优劣的鉴别,都明确而扼要地作了叙述,使“学人左右逢源,不逾炎黄绳墨”而“足以为上工”也。另外,尚有薛己的《本草约言》,汪昂的《本草备要》,徐灵胎之《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陈修园之《神农本草经读》,张志聪之《本草崇原》等,这些书也都各具特点,流传甚广。明清时期基础理论的研究仍以《内经》以来所形成的自发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理论体系为基础,不断地总结医疗实践经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从不同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如明代的张景岳等十分强调命门在人体的重要作用,把命门看成是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的动力,并受朱震亨相火论的影响,把命门、相火联系起来,在临床上对后世医学有相当影响。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对温热病发生、发展规律的探讨,以及对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创立等。关于人体解剖生理的认识:有些医家对脑的功能有新的记述。如李时珍有“脑为元神之府”,汪昂记有“人之记性在脑”,喻嘉言有“脑之上为天门,身中万神集会之所”等记述,对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临床各科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很大发展,因此时医学十分注意临床观察,临床经验丰富。很多医家都非常重视辨证论治及四诊八纲,如李时珍的《濒湖脉学》,是这一时期重要的脉学著作,该书以歌诀形式叙述介绍了27种脉象,便于学习、理解、诵读和记忆,流传甚广。孙一奎在《赤水玄珠·凡例》中概括地指出:“凡证不拘大小轻重,俱有寒热、虚实、表里、气血八个字。苟能于此八个字认得真切,岂必无古方可循?”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强调以阴阳为总纲,以表里、虚实、寒热为六变。他使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形成了理、法、方、药的完整理论体系。内科医著明清时期很多。薛立斋的《内科摘要》一书,首开中医“内科”书名之先河。也正式明确中医内科的概念,使内科病证的诊治有了很大提高。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张景岳的《景岳全书》等。从学术理论方面,以温补学派的出现和争论为其特点。其主要倡导者有薛立斋、孙一奎、张景岳、李中梓等,主要观点是重视脾肾。薛立斋注重脾肾虚损证,重视肾中水火和脾胃的关系,因而脾肾并举,注重温补。温补派的中坚张景岳的《类经附翼》《景岳全书》,原宗朱震亨说,后转而尊崇张元素和李果,反对朱说,力倡“阳非有余,阴常不足”。极力主张温补肾阳在养生和临床上的重要性。李中梓则在薛立斋、张景岳的影响下,既重视脾胃,也重滋阴养阳。温补之说,成为明清时期临床医学发展上的一大特点。温病学派的兴起是明清时期医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叶天士的《温热论》,创温病卫气营血由表入里的传变规律,开卫气营血辨证论治法则。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乃继承叶氏温病学说,但提出了温病的传变为“三焦由上及下,由浅入深”之说,成为温病三焦辨证的起始。其他如王孟英的《温热经纬》等著作都丰富了温病学说。骨伤科、外科在明清时期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一时期外科闻名的医家和医学专著空前增多。如薛立斋的《外科枢要》,汪石山的《外科理例》等,记述外科病证,论述外科证治,各有特点。骨伤科有王肯堂的《疡医证治准绳》,是继《普济方》之后对骨伤科方药诊治的进一步系统归纳。妇产科在明清时期发展很快,成就比较显著。如万密斋的《广嗣纪要》对影响生育的男女生殖器畸形、损伤,以及妊娠等做了记述。薛立斋在《保婴撮要》中强调妇科疾病之养正,记述有烧灼断脐法,以预防脐风;王肯堂的《女科证治准绳》收录和综合前人对妇产科的论述。武之望的《济阴纲目》列述了经、带、胎、产等项,纲目分明,选方实用。儿科在明清时期内容较前更加充实,专著明显增多。如万密斋的《全幼心鉴》《幼科发挥》《育婴秘诀》《广嗣纪要》《痘疹世医心法》等儿科专著,继承了钱乙之说,强调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特点,治疗重视调补脾胃,除药物外,还注意推拿等法。王肯堂的《幼科证治准绳》综合历代儿科知识,采集各家论述,对麻痘、热症等多种小儿疾病论述颇详,流传甚广。眼、耳鼻咽喉及口腔科在这一时期也有一定的进展。如王肯堂的《证治准绳》论述眼疾171症,详述证治,是对眼病知识的较好汇集。薛立斋的《口齿类要》记述口、齿、舌、唇、喉部的疾患,注重辨证治疗,简明扼要,介绍医方604首,为现存以口齿科为名的最早专书之一。气功及养生方面,在此期也较为重视,出现了不少有影响、有特色的养生学专著。如万密斋的《养生四要》。张景岳在《类经·摄生》中也阐发了《内经》的有关养生论述,对养神和养形做了精辟论述,富有唯物辩证精神。另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述300例老年病的验案,强调颐养功夫,寒温调摄和戒烟酒等。清朝末年,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因此,西医学术对中医学术产生很大影响,在临床上中西医病名相对照,并以此指导临床诊治,中西医汇通学派形成。如其代表人物唐容川,立足中西医汇通,发扬祖国医学,精研中医理论,遵古而不泥古,建立了治疗血证的完整体系。综上所述,明清时期名医辈出,医学确有辉煌成就,在中医药学发展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就是我们编辑出版《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之目的所在。全书共收录了30位医家,集成30册医学全书,其中明代13位,清代17位。收录原则为成名于明清时期(1368~1911)的著名医家,其医学著作在两部以上(包括两部);每位医家医学全书的收书原则:医家的全部医学著作;医家对中医经典著作(《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注疏;其弟子或后人整理的医案。整理本着搞清版本源流、校注少而精,做到一文必求其确。整理重点在学术思想研究部分,力求通过学术思想研究达到继承发扬的目的。本书为新闻出版署“九五”重点图书之一,在论证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马继兴、张灿王甲、李今庸、郭霭春、李经纬、余瀛鳌、史常永等审定委员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本书30位主编均为全国文献整理方面有名望的学科带头人,经过几年努力编撰而成。虽几经修改,但因种种原因,如此之宏篇巨著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同仁指正。编著者1999年5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