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系统介绍了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深入分析了证券市场的运行过程和运行规则,全面阐释了证券投资的现代理念和应掌握的重要方法,探讨了如何对证券市场进行适度监管等问题。本教材由证券投资方面的著名专家吴晓求主编,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全书体系成熟,结构合理,编写风格独特。可作为高等院校财经各专业特别是金融专业的选用教材,也可作为证券投资者和金融证券经营机构从业人员的学习参考用书。前言“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及相关财经院系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逐步推出。这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建院以来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国家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理论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成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最早成立于1988年,由著名经济学家黄达任首任院长。1998年经济学院进行了调整,下设经济学系、国际经济系、经济研究所以及中国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1年创办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建国初期,经济学系曾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人才和经济工作者,更重要的是,在改革开放时期,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经济学院重建以后,在理论创新、教学改革、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91-1998年,经济学院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研项目55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31项。1998年,经过严格评审,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经济学理论人才培养基地。经济学院在经济学教材建设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早在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政治经济学概论》、《政治经济学简明教程》、《〈资本论〉典故注释》、《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学说史》、《中国近代经济史》等,就曾作为我国高校经济学专业的权威性教材,影响了几代经济学子。近些年来,经济学院又出版了《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论》、《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教程》等教材,以及研究生教材《西方经济学》等;此外,还翻译了包括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和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等著名的国外经济学教材。这些教材都在全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及相关财经院系的中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在老一辈经济学家的指导下,由中国人民大学理论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具体组织和策划,在总结过去教材建设经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新格局,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和精心写作,又推出了“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这套系列教材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史》、《国际贸易教程》、《经济学说史》、《〈资本论〉解读》、《信息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世界经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产业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国际贸易结算与信贷》等20多种。这套教材也是“国家经济学理论人才培养基地”的专用教材。这套系列教材作为经济学院的标志性教材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理论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研究成果,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同时也反映了经济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基础性、通用性、创新性、前瞻性等特点。我们希望,通过这套教材的推出,进一步锻炼教师队伍,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套教材的使用,不断探索经济学科的教学和科研的新路子,为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做出进一步的贡献。由于我们的理论水平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所限,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的传统知识包括传统的经济学知识,也要不断更新,所以这套教材还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希望通过这套教材的出版,与经济学同仁一起研究和探讨,进一步提高经济学教材的编写水平,提高经济学教学和科研质量,为经济学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丛书编委会200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