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世界经济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

定 价:¥140.00

作 者: 汪敬虞主编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中国经济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10029245 出版时间: 2000-05-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1cm 页数: 2355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由著名经济史学家汪敬虞先生担任主编,是多位专攻中国近代经济史学的老专家及一批中青年学者,历经十余年精心研究而完成的著述。全书178万字,分为上、中、下3册,2000年5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八五”重点项目和我院重点项目的最终成果。该书描述了清末甲午战后至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895年至1927年的中国经济史。这段时期的世界和中国都经历了深刻变化:就世界范围而言,是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转变;就国内范围而言,是统一的封建王朝向割据的军阀统治的转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都在这一时期内基本形成。因此,该书可以视为典型的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的最大特点是,在从总体上把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演变过程视为一种生产方式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提出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作为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这种中心线索的提法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即中国资本主义的时代环境和历史条件对它的发展和不发展有着合乎逻辑的历史规定性。它从方法论上有助于丰富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涵量和内容,使中国近代经济史上许多问题的讨论,提高到理论的高度。该书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不仅有鲜明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现实意义。中国的国门在鸦片战争的炮火中被列强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后,作为代表新的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在近代中国并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的走向;发展中国资本主义,是近代中国人民寻求中国富强之路的强烈愿望。实现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但是,愿望最终未能变成现实,近代中国以中国资本主义未能得到真正发展而告终。取代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出现的,是社会主义中国的诞生,这条道路是历经百年沧桑的历史选择。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作为中心线索书写中国近代经济史,会坚定我们对这一历史选择的信念。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人民在寻求独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之路、在努力实现祖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焕发出来的爱国、进取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可称之为“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它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权,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强盛精神的体现,是近代爱国主义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这种产业革命精神,对于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仍然是应当发扬光大的精神遗产。该书除导言外,共分三篇十六章。第一篇主要从外国对华贸易与中国国际收支、外国在华金融活动、外国对华贷款、外国在华企业等四方面论述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中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和对中国经济领域渗透的历史,以大量史实揭露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深对华经济侵略给中国经济领域造成的危害,以及分析外国资本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所起到的某些客观促进作用。作者在前人多种研究的基础上,对1895年~1927年的进出口值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修正,显示中国的外贸逆差和重大变化实自甲午战争后开始;并结合进出口比价,对贸易条件的演变提出新的看法。又通过计量学方法,对铁路与市场的扩大和中国参与国际市场分工的作用给出量化概念,有利于对整个外贸的评价。该书作者几乎集中了所有前人对国际收支的论述,重构1894年~1930年的中国国际收支表,并着重讨论了国际收支与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资金供给问题,提出围绕中国外债的“恶性循环”论点。第二篇分上、下两部,主要论证中国传统封建经济主体地位的延续和推移。上部从地权分配、租佃关系、经营地主与富农经济、农产品商品化和农业生产力等方面,论述了这一时期中国农业中封建经济的基本维持和部分变化。下部则从财政税收、国内公债和经济政策以及措施等方面,论述了清政府末期和北洋政府时期国家传统经济政策的承袭和更张,以及对中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影响。作者把这时期农业的主要变化概括为土地商品化、农产品商品化和劳动力商品化三个特征。在这三个商品化的作用和影响下,租佃关系、农业经营方式和国家的农业政策都发生一定的变化。鉴于中国农业地区差异悬殊,作者采用宏观、中观和个案分析三种研究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不同类型叙述;又尽可能地作出量化分析,在地权分配、租佃范围、地租额、雇佣劳动、农业生产和商品化等方面,都作出了自己的统计或估计。第三篇主要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在各个产业部门中的发展状况。该书的特色首先是系统完整,包括近代工矿企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金融业等五个方面。其次是充分利用了新发掘的企业、工商团体的档案和文书资料,检阅了中外学者最新的论著特别是个案论著,因此基础异常丰厚。在工矿、金融业的研究中,十分注意市场条件和市场竞争。在航业研究中,作者在分析本业一度飞跃发展而后继乏力的原因时,注意了封建传统因素包括人们观念上的阻力。在手工业一章中,作者提出中国工业“多元结构”的论点,认为生产力演变的生命周期中有“扬弃”和“亲和”两个过程,多种生产方式并存是历史固有的现象。迄30年代初,我国手工业的产值和功能还都远大于机器工业。在商业一章中,作者以相当大的篇幅讨论了国内市场商品流通的规模,从数量估计和铁路、轮船运输以及邮政货运上加以论证,并对几种有代表性的商品流通量作了分析。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导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中国近代
  经济史的中心线索
  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环境
  (一)特权享受——资本、帝国主义在华活动的关键性特征
  (二)给与拿、促进与压迫——资本、帝国主义在华作用的全方位评价
  二、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
  (一)突破封建生产关系动力的不足
  (二)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互动的乏力
  三、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实质的全面评估
  (一)不能充分发展的现实
  (二)要求独立发展的精神
  
  第一篇 帝国主义在中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和对中国经济领域的渗透
  第一章 外国对华贸易与中国国际收支
  第一节 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与列强在华商人
  资本势力的扩张
  一、世界经济基本形势的变化
  二、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一)通商口岸的大量增设
  (二)海关权势的增强
  (三)内河航权的扩大与外商对长江上游市场的深入
  (四)铁路修建权的获得与华北市场的扩大
  三、列强在华商人资本势力的扩张
  (一)列强在华商业性投资的增长
  (二)洋行户数的增加及各地洋行分支机构的增设
  (三)列强在华商人资本中的垄断组织的发展
  (四)依附于洋商的进出口商业网进一步发展
  四、列强在华商人资本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控制
  第二节 中外贸易的发展变化
  一、列强对中国市场的争夺及中国外贸国别比重的变化
  (一)棉布市场的争夺
  (二)棉纱市场的角逐
  (三)其他商品市场的竞争
  (四)中国外贸国别比重的变化
  二、中外贸易的增长
  (一)各地区对外贸易增长概况
  (二)中外贸易总的增长态势
  (三)中国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变化
  三、中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
  (一)主要进口商品及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二)主要出口商品及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三)从商品结构看这一时期中外贸易的基本性质
  四、贸易比价的变化
  五、洋货与旧中国工业品市场
  第三节 中国国际收支问题
  一、关于进出口贸易值与贸易收支平衡问题
  (一)海关的统计方法
  (二)市价改为到岸价(进口)或离岸价(出口)
  (三)关于出口值低估率
  (四)1895-1927年贸易平衡分析
  二、各个时期中国国际收支发展概况
  (一)1895-1899年
  (二)1900-1913年
  (三)1914-1919年
  (四)1920-1930年
  三、巨额逆差的弥补问题
  四、国际收支与近代化中的资金供给问题
  (一)资金短缺对中国近代化的阻碍
  (二)国际收支加剧了资本不足与中国近代化的矛盾
  
  第二章 外国在华金融活动
  第一节 外国在华金融活动的发展过程
  一、日、俄、美银行的进入
  二、英、法、德银行的充实更新
  第二节 外国在华金融活动的特点
  一、本国政府支持的强化
  二、中外合办形式的突出
  三、金融活动领域的变动
  四、多国银行团的兴起
  (一)银行团的形成过程
  (二)银行团的内外矛盾
  
  第三章 列强强权政治挟制下的中国外债
  第一节 清末的财政借款
  一、围绕甲午战争的借款
  (一)战费借款
  (二)赔款借款
  (三)借款对国计民生的冲击
  二、庚子赔款的债务化
  (一)赔款和赔款的债务化
  (二)镑亏与赔款量的事实追加
  (三)庚款的清偿
  三、地方借款的开始盛行
  第二节 辛亥鼎革之际的财政借款
  一、南北两方的困窘财政
  二、列强的贷款策略
  三、南北两方的借款
  (一)北方借款
  (二)南方借款
  四、借款透析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外债
  一、国际银团与善后借款
  (一)善后大借款的“名”、“实”
  (二)国际银团构成的变动
  (三)借款的磋商和交涉
  (四)借款合同的签订及其直接后果
  二、日本侵华战略中的贷款活动
  (一)前西原借款的日本贷款活动
  (二)贯彻中国对日附属化方针的西原借款
  (三)后西原借款的日本贷款活动
  三、欧美列强的贷款活动
  第四节 实业借款
  一、实业借款的开始和结局
  二、铁路、电信、航业借款
  (一)铁路借款
  (二)电信、航业借款
  三、工矿企业借款
  ……
  第四章 外国在华工矿交通业投资
  
  第二篇 中国传统封建经济主体地位的延续和推移
  第五章 地权分配和租佃关系
  第六章 农产品商品化和商业性农业的发展
  第七章 雇佣劳动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
  第八章 资本主义性的农业经营
  第九章 农业生产、农业改革和农业的兴衰格局
  
  下 国家传统经济政策的承袭和更张
  第十章 财政税收与内国公债
  第十一章 经济政策和措施
  
  第三篇 中国资本主义在各产业部门中的发展状况
  第十二章 工矿企业
  第十三章 手工业
  第十四章 交通运输业
  第十五章 商业
  第十六章 金融业
  主要征引文献目录
  附录
  一、鉴定结论
  二、鉴定结论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