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散文随笔中国近/现/当代散文随笔我是网虫我怕谁:网民对垒“金王论战”

我是网虫我怕谁:网民对垒“金王论战”

我是网虫我怕谁:网民对垒“金王论战”

定 价:¥19.80

作 者: 文硕,李克主编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文学评论 互连网络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4334558 出版时间: 1999-12-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0cm 页数: 334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选登了关于王朔与金庸在网上的论战的文章若干篇。内容基本上保持了网友们论战语言的“原汁原味”,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完全体现网络文化和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为尊重网友们的发言权,在编辑思想上。当然,一些牵涉到人身攻击的言词也作了必要的删改,以便于真正的网上论战提高档次和层次,净化网络空间。

作者简介

  文硕,37岁,湖南衡阳人。1983年毕业于北京商学院,留京供职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旋调国家审计署,七载。幼酷文史,志躬文化,誓言以“实业救学术”,愿终身奉“文化传播”:众望所归成为超级学术大师,仕途看好,仍坚辞下海弄潮,以求经营“思想库”而挥洒思想。1990年决然加盟幼年状况的用友软件集团,自觉接受中关村市场之洗礼;1993年起相继创纵横文化产业体系,擎学术旗,吹市场号筑实业型,建文艺厦,以圆少年夙愿,青春狂想。寒署十度,放“火”而不杀人,以期“思想之火”燎原,文化布道天下。平素温文尔雅难免怒发冲冠;英日文译著等身,佳作译成十几国语言,但对出国“绿卡“不屑一顾自喻穿草鞋戴草帽学习西方文明者;不重表面显赫,顿悟“宁静至远”:敢想敢做,敢为敢当;千山独行,不屈傲骨;喜创新填空白,颠峰时善激流勇退另寻“新欢”,再创辉煌。文儒相伴,素琴盈耳;激情一生,童稚难移;激扬文字,此生足矣!李克,笔名村夫,28岁,湖南邵阳人。1994年毕业于湘潭师范学院历史系,即赴京,从文,并操“宣传”记者业,三载。因欠“新闻”敏感,掉队,离队,遂辟一室,专售汉字。春秋五度,得所谓散文、诗歌、随笔及(记者)宣传文字各百多篇(首),主编、副主编图书数部,总计方块汉文二百余万,银两若干。感于一手交字,一手要钱,实在误人子弟,有辱斯文,决心深造。三次冲刺,范进中举,1999年考入中国××大学历史系,攻硕士。刚录取,旋遭驱,落荒逃,梦辄止,潜心旧业,卖文养命。酷文学,嗜史书,手不释卷;性柔韧,工心计,有仇必报,受恩必酬;鄙薄空洞,感念苍生。今,不求闻达,只图苟且!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篇 “祸”从口出 文坛惊雷
    文坛沉寂、沉闷久矣,“祸”起王朔,确非偶然 任何事物,都包蕴着两
    种可能,文坛亦然《我看金庸》炸成文坛惊雷,是否祸从口出?
    你出书,我捧场,我发文,你“唱歌”,互相吹拍、“齐头并进”的中国文
    坛现状,对于王朔这本属寻常却又非同凡响的一“看”,无论听惯“靡
    靡之言”的一般百姓,还是习于“互不侵犯”的文化人士,能不哗然?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王朔也好,金庸也好,他们的作品不过是
    俗文化的长藤上结的两个苦瓜“金王论战”却闹得翻天覆地,“呸”
    声四起,吵成一团,有论有骂,不一而足
    王朔发难,金庸还击,文坛开始骚动 电子飞刀,夺命重锤,华山论
    剑,是非纵横,一时刀光剑影,血腥弥漫,嘻笑怒骂,各为其“主”一
    场借助现代科技的网上文坛论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王朔对金庸作品颇有异议,不吐不快,这无疑在文坛内外投下一枚重
    磅炸弹 挑战金庸,前无来者 作为文学批评,只要自圆其说,言之
    成理,童言无忌,但说无妨 日益沉寂的文坛需要强音
   第二篇 嘻笑怒骂 斥指江山
    “我可能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这是民主社
    会的理想追求之一,这也是网络文化的基本表现之一 这次的网上
    “金王论战”,集中暴露了网民们的这种追求和表现
    进行得如此大胆直露,自由率真,我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进行得如
    此酣畅淋漓,痛快潇洒,真可谓我手写我心,心无旁骜,意接八荒,令
    人目不暇接又目瞪口呆;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恨我所恨,恨恨连声;
    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畅所欲言,指点江山
    斥王朔,或借喻引申,文如春波,缓缓荡漾,深入人心;责金庸,或言老
    奸巨猾,虚伪造作,或言王朔有理,该当开“骂”
    赞王朔,有直言勇气可嘉者,有婉转同情之色者;颂金庸,有旗帜鲜明
    惟你独尊者,有义愤填膺两肋插刀者。金迷王迷网上论战,谁输谁
    赢?鹿死谁手?
    互相攻讦,互持理由,如飞刀短镖,投枪长矛,来去迅猛,见血封喉;既
    有许褚赤膊上阵的勇武气概,又有孔明舌战群仕的儒雅风度,小人君
    子,绅士流氓,兼而有之,叹为观止。
    其实难听的题目是金庸小说的精神胜利法。说得好听些,就像喝了
    酒精,说得难听些,吸了鸦片 假如你是金迷,读了一遍还不满足,不
    妨多读几遍,直到FED-UP(厌倦)。可千万不要对金庸认真。
    “炒楼炒成了房东;炒股炒成了股东;泡姐泡成了老公;练功练成了
    ‘法轮功”。看武侠爱上了金庸”是吗?
    我们并不是说文学批评不可以,也不是说谁谁的作品不能说——但
    是文学评论是建立在理论、理智、理解的基础上,而不是攻讦,不是谩
    骂,不是打倒一切,最终树立起自己一—我称这种做法为:无聊的排
    他法——排除了一切就只剩下我了!中国文坛上向来不缺这样的
    人,可是从来没有人公然这样宣称自己是这样的,相反拼命地掩饰
    可是今天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个人一—那就是王朔!
    闹动静的王朔与粉底霜的刘晓庆,他们都是正在没落的名人。时代
    造就过他们的辉煌,时代的确正在淘汰他们。有的人死了,但还活
    着;有的人还活着,但已经死了:闹动静的王朔就是那种还活在他嘴
    上的“死”人
    冬天快到了,王朔同志最近似乎又感到有点冷,于是跳出来,拽住金
    庸先生的衣襟,蹦哒两下,暖暖身子,可以理解。只是作法不甚高明
    如果天地间充满了像王朔同志这样所谓的作家的话,我们以及我们
    的后代子孙也只好读读金庸了
    王朔不过是说出了一点真话,金迷们犯不着这样嘛!冲着王先生口
    诛笔伐 你们在现实中有谁见过金书中的人物?金书宣扬“血仇”与
    “侠意”,但在现实中确实没有
    王朔—一看上去也许更适合做买卖 一不留神,误入了文坛。王朔
    之所以与文坛大家们格格不入,恕我直言,也许就是思想境界还差着
    一块 王朔加把劲,争取赶上 赶不上也无碍,索性甩了这不好驾
    驭的文字行当,痛痛快快地去做买卖 以王朔的才智,成不了中国首
    富,也会大有收获 金庸虽雅,却是表面热闹实际空空,拜读金庸大
    部分的作品从初时的疯狂崇拜到如今的望而却步之间的转变无法
    一下讲清楚,只是金庸的东西太无法回味,抛开表面文章我们什么都
    没有“金学”?那帮人吃饱了撑的?
    从前,有两个种西瓜的,一个叫金庸,一个叫王朔。两人的西瓜各有
    特色,各自吸引了一批顾客 金庸的西瓜仍然那么抢手,仍然好评如
    潮,有如酒中茅台,人们甚至对假冒产品也照买不误,让那些生产销
    售盗版西瓜的不法商贩狠赚了一笔 而王朔这个西瓜“看上去很
    美”,并就叫做“看上去很美”牌,这个“看上去很美”的西瓜“吃上去一
    点也不美”,于是在市场上遭到惨重失败
    《痴人》,你好!看着你《浮出海面》,《看上去很美》你怎么说:“《千
    万别把我当人》呢?我知道《你不是一个俗人》,我也了解你因《无人
    喝彩》变得《动物凶猛》了,你《懵然无知》,是一个《顽主》,《一点正经
    没有》你是《刘慧芳》,《我是狼》,真打起来有你的好吗?你们面前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可要三思啊!!
    王朔立即正色对金庸一抱拳:“金大侠是长辈,便请先出招吧,晚生领
    教!”完全是金庸书中的纯正做派,惟妙惟肖,观战的各路文坛高手纷
    纷点头 王朔不但显示了他对金庸之道的把握,同时自居晚辈礼让
    长辈,并将金庸逼到以大欺小的位置上,自以为已然先声夺人胜出一
    招,不禁面露得意之色,看金庸如何应付
   第三篇 酣畅淋漓 快哉快哉
    纵观“金王论战”及其网民对垒情况,可以看出,基本上是围绕文字之
    争、文学之争和流派之争三个中心,展开讨论的 但因王朔《我看金
    庸》文带调侃,语气非常,明显带有蓄意挑战、责备求全意味,故而激
    起众愤
    文字之争,先声夺人 金派紧扣王朔“码字”文学为文字垃圾,尽量回
    避金庸“行文啰嗦”的指责,嘻笑怒骂,淋漓尽致,但感情多于理智,
    有声嘶力竭、赶尽杀绝之感
    王派根据《我看金庸》一文,条分缕析,逐点指陈,借题发挥,颇有理
    性,但因王朔前文逻辑虚弱,行文随意,王迷攻守之际,似显底气不
    足,难以纵横舒展开来,殊为遗憾
    浮光掠影,寻章摘句,出憋闷之气,泄一时之愤,如此而已,略显单薄
    或深刻剖析,或借喻搞笑,值得一读,但难成擂台气候
    流派之争,源出王朔。《我看金庸》言论之间,流露出我是巴黎,你是
    外省之色 于是,一场王朔发难,金庸迎击,“大腕”作家纷纷表态,文
    坛惊梦般轰轰烈烈的文学论战,在网络之中如火如荼展开起来
    网络是主战场,没有网络,我们即使心急上火,也是徒有慷慨论战之
    气、攻城掠地之志,何来“酣畅淋漓,快哉快哉”?
    王朔说金庸用的是死语言,以浙江话和广东话不能入文,金大侠不精
    于口语,故以文言死语成文,侧面标榜我王朔以北京话入文,是活语
    毛泽东以湖南人之身入主北京,一生乡音不改,诗词以口语取胜,难
    道是北京土话的熏陶?鲁迅、胡适、沈从文、茅盾都是北京话?不懂
    北京话不能写出活语言?
    王朔其实很羞涩,作品也是。说句自作多情、一厢情愿、自己抬高自
    己的话,那么多骂王朔的、信王朔的人,根本就读不懂王朔的书,即使
    是那些貌然出于文化界的名人诸如王蒙、张承志等等之流,也没有见
    他们对于王朔的作品谈出多少深透的东西来,什么王朔是逃避崇高
    王朔是痞子作家、王朔是反文化的,用王朔自己样式的话来说:全是
    扯淡,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该玩什么就去玩什么吧,反正把你们都玩
    (骗)了
    金大侠的书我在高中时代就已领教了利害,确实不敢恭维,一个班
    50几名学生就有40几人在攻读金侠大传,好像真能从中学到什么
    高深的武学,可悲呀!王朔的读者层次略高些,就算是知识分子吧;
    也可能确实有一些意欲了解生活、关注生活的读者 王朔的书我读
    得不多,倒并非没有闲暇,而是那里头打动人心的东西、真正使心灵
    震撼的东西实在太少,王朔和金庸,你们也该反省了!
    “我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文痞,混迹作家群中”“我虽没念过大学,但
    水平在大学教授之上“40岁以后觉得只有骂人才能保持年轻的心
    态。”“闲着也是闲着,就骂骂人吧!”京人王朔对自己的籍贯非常自
    豪,他说:“北京别的不出,就出二锅头和一些人精儿”去过意大利的
    王朔对意大利女人赞不绝口:“黑头发,个头不高,跟东方人差别不
    大,但人家没咱中国女人的一脸嚣张,满眼欲望”谈到“绯闻女友”徐
    静蕾,王朔则极力“避实就虚”,称“还没到那份儿上”
    《看上去很美》时,王朔像一个待产的孕妇,离预产期还有好几个月,
    就迫不及待地发布记者招待会,对外宣布:我的孩子将要成为世界名
    人,为了不让别人的孩子和我的孩子重名,现在将名字保密,以“不用
    看也知道他(她)很美”代称,等将来载入世界名人录的时候,再公布
    姓名
    王朔能炒,全在于他活得太累,在金庸的盛名下活得还有些窝囊,金
    庸可算是“金馒头”了,一蒸一屉,十四屉,饭量再大也能混个饱,但吃
    完大家又去接着吃第二拨,第三拨 ,你让王稀饭之流怎么活?别
    说只跳出来嚷嚷两句,砸了你家窗户玻璃又怎的?他是阿Q兼流氓
    他怕谁 王作家,别搞坏了中国人的形象啊
    “王朔是什么玩意你还不知道?他跟咱们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我
    们是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而有些东西,只是动物,却无理性 你说
    他是人,为什么他不按人的思维说人话?他不说人话也不是第一次
    了,也不是第一百次了,他从小到大都这样,犯得着浪费我们的理性
    去跟他这种没有理性的人斗吗?”
    沉寂了一段时间后,王朔先生终于又站出来了 真想不到在这段时
    间,他从一位痞子文学家一跃而成了卫道士 这正如一个花先了钱
    的浪子,赋闲在家时突然发现,是振兴祖业的时候了 于是,他找到
    了一个因扰和茶毒了全世界华人数10年的70多岁的老哥们开刀
    了 而金庸怎么还没有人批呢?
   第四篇 恩怨是非 雅俗论坛
    除非个人恩怨,文坛论战无是非,除非门缝里瞧人,文学创作无雅俗
    文坛公案无是非 如果说文学创作有雅俗,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
    时代风俗和群众喜好,就是创作的雅俗 大俗即大雅,大雅是故做
    雅
    雅不是阳春白雪,冰玉峰巅;俗是一种创造的俗化,进而通俗,继而雅
    致——雅即俗,俗即雅是也!
    王朔和金庸,用不同的表现手段,俗化着创作,又通过相同的文学美
    学,闲雅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他们的通俗文学,不是俗气的文学,而
    是因创作而俗化的个人风格及生活历练
    看上去,似乎《我看金庸》一文并非故意要与金庸结下文坛“梁子”,惹
    出个人恩怨是非来;以金庸的个人风格和儒雅风范,也不精于“痞
    战”,或不屑与战 当然,这纯属姑妄言之
    “无意哗众取宠,或厚此薄彼”,真正目的,在于“引起广泛文学讨论,
    乃至重振文学声威”,这也是本书的编辑初衷和价值诉求
    这两天客栈是发了千年一遇的大洪水,去年的洪水比之现在只不过
    是儿戏矣!革命形式不是小号,而是大号!不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惟一标准,金庸与王朔,也只能经这一观点来比高低 金庸嘛,文化
    功底那是很高的了,王小子也有他的优点,但是流里流气的痞子文化
    那也是金庸来提鞋都配不上的!一日弘扬传统文化矣,一日宣传有
    点侠义之心的痞子矣!
    王朔一不留神,竞为文学批评家捉刀 王朔直言金庸大度 我们终
    于没有见到因批评而引发“龃龉”甚至“对骂”。文学批评的失音已非
    一日,致使文坛混乱惨不忍睹:水平参差,鱼龙混杂,良莠难辨,谁人
    梳理?一方面是文学状况寂寞,一方面作品研讨会红火,无论张三李
    四王二麻子,有钱就可以张罗、吆喝,请出一大溜儿名人捧场 如此
    情形下,终于斜刺里杀出个目不识相、口无遮 拦、了无忌讳的王朔来
    “我没有王权,但我有一支笔”
    我是个女性,因此,也不会对金庸或王朔抱有太多的感情倾向 王朔
    对金庸的批骂是对是错我暂时没有什么兴趣 我关心的是为什么会
    引起社会上如此大的反响 金庸的名气太大,地位权威?王朔说得
    太“难听”?我相信这些都会是原因 但我总觉得这之中太多的声音
    都让我产生联想 诸如,关于偶像,对言论的棒杀等等 看了网友的
    许多文章和观点,大都集中争论于:王朔有没有资格说,他说的对不
    对之类 但是,我想问一句:他能不能说?有句很有名的话,是法国
    的一位启蒙思想家说的“我也许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
    你说话的权利!”
    金庸与王朔,我都喜欢,两位虽然走的都是“群众路线”,但南拳北腿,
    不是一路 最近小王耐不住,要踢老金的馆,多半是看不得金馆的红
    火,老金北大客座教头,浙大名誉院长,名列本世纪中国十大高手,两
    岸三地,登堂入室,看得小王好不眼红 老金对小王,不是一个级别
    的较量,对付“王八拳”,只须负手喝一声“老夫岂能与一小儿一般见
    识”,扬长而去,办一些“侠之大事”去也 至于小王,赶超《红楼梦》
    摘诺贝尔奖,还不够忙的?还有闲心扯老金的后腿,岂不要让我辈殷
    殷期盼落空?
   附录一 王朔档案
   附录二 金庸档案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