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1847~1918
1 经济环境
2 企业的成立和19世纪60年代中期的
初步扩展
维尔纳冯·西门子所受教育和初步的
企业实践
西门子&哈尔斯克电报机制造厂的成立
在俄国的业务
伦敦企业的开始
重组
3 19世纪60年代中期至1889年时期
西门子兄弟的企业政策和项目
印欧电报线
跨大西洋电缆
发电原理
强电业务
销售机构
在国外生产
在高加索的“私人业务”
维尔纳·冯·西门子作为企业主的
自我认识
4 第二代企业主
承揽人业务
危机和合并的过程
西门子&哈尔斯克股份公司的成立
西门子-舒科特厂有限公司的成立
销售机构
西门子和AEG
西门子城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西门子公司
企业的福利政策
退休金
健康事业
储蓄机构
培训工作
第二部分:1918~1945
1 政治和经济环境
2 企业政策的基本特征
一体化的公司
行动一致
机构
技术办公室中心处的建立
西门子&哈尔斯克股份公司
西门子-舒科特厂
研究和开发
福利和人事政策
3 经济发展一览
魏玛共和国
纳粹时期的经济繁荣和
战争经济
西门子&哈尔斯克股份公司
西门子-舒科特厂
米尔海姆的工厂
普罗托有限公司的家电产品
汽车制造
合理化
德国电子工业在外国的业务
西门子公司在国外的业务
爱尔兰自由国的电气化
富士电器制造株式会社的建立
4 财政收支政策
通货膨胀年代
从1920年到1933年
从1933年到1945 年
5 子公司和参股公司
无线电报机有限公司
有声电影有限公司
德国留声机有限公司
奥斯拉姆有限两合公司
西门子建筑联合有限两合公司
西门子-莱尼格厂股份公司
联合铁路信号厂有限公司
西门子-普拉尼亚煤炭制品工厂
股份公司
西门子设备和机器有限公司
许可公司
第三部分:1945~1997
1 政治和经济环境
政治环境
经济环境
德国电子工业的发展
2 1945~1966公司的重建和跃居为
跨国康采恩
1945年时的情景
集体领导制度的建立
1949年的新秩序
生产地
生产和销售
销售额和利润
研究和开发
国外业务的重建
国外业务的组织
西门子公司在美国
3 从西门子股份公司的成立到今天的
发展
1966年西门子股份公司的成立和
1969年的重组
1989年以后的新秩序
生产地
生产和销售
销售额和利润
研究和开发
国外业务:走向全球化
西门子公司在美国
东欧销售市场
亚太销售市场
电子市场的全球化
融资和资本扩张
股东结构的变化
人事组织
雇员的发展和雇员的结构
人事政策
福利政策
4 参股公司
参股政策的发展
博世-西门子家电有限公司
发电厂联合股份公司
西门子-尼克斯多夫信息系统股份公司
奥斯拉姆有限公司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