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的马华戏剧文学,其演变轨迹,与小说创作相仿,但也有些大同中的小异。就战后初期的(1945-1948)这一段来说,它有两个颇为显著的特点。其一是回忆题材的作品很少。像小说方面的刘冷的《一个间谍的自述》、殷枝阳的《牺牲者的治疗》等纯粹描写沦陷时期的故事的创作,在戏剧文学中并不多见。这原因,可能与这一时期的戏剧作品的比较晚出有关。因为当时的一些比较成熟的剧作,大多是1946年以后的产品。其二是侨民意识非常淡薄。像小说创作中的沙平的《少年航空兵》那种鼓励南洋化裔青年回到 “新中国”去参加建设的“科学幻想作品”,或“当时一般批评工作所指摘的手执报纸、眼望天外、在南洋叱责贪污、赞叹人民大翻身之类的产品,戏剧文学中几科是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