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本书从中、西医两个角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情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康复等内容进行了全面阐述,其中着重介绍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西医诊疗新技术、新方法。该书融中、西医知识为一体,是作者参考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编写而成,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实用性、独特性。可供中、西医临床工作者、患者以及医学爱好者阅读参考。片断:证的范畴。《素问·痹论》对痹证的病因、病机、分类做了经典的论述。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阐明了痹证是由于风寒湿侵犯人体,留滞肌肉经络,导致气血闭阻,从而引起关节疼痛、麻木、酸楚、屈伸不利等症状的一类疾病。同时又指出“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说明古人也把本病看作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但痹证这一概念,几乎包括了现代医学所指的各种关节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病、痛风等,而这些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预后相差很大。类风湿性关节炎应与一般的痹证相区别,应属于痹证之“顽痹”、“白虎历节”、“骨痹”、“历节风”等病范畴。第二节认识沿革一、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沿革类风湿性关节炎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痹证的范畴。痹证的最早论述见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及木简。而对本病的系统认识,则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中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说明风寒湿三气是致痹的外因。并将痹病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肾痹、周痹、众痹、血痹等,提出以针刺和药熨来治疗痹证。并有“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己也”,“其人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痛久,其留皮肤者易己”等关于痹证预后的论述。汉代张仲景对痹证有了进一步认识。《金匮要略》中首先提出“风湿”与“历节”的病名,并对其分篇论述,而且专门论述了“血痹”。治疗上提出了辨证论治,并创立了相应的方剂,如“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指出:“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中说“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症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仲景所提出的散风除湿,微发其汗;温经解表,散寒除湿;温经散寒,除湿止痛等治疗大法和其中许多处方一直沿用至今。本书前言前言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除侵犯人体关节滑膜外,还可侵犯其他结缔组织,故又称类风湿病,具有慢性、反复发作、致残率高的特点。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但就其发病特点及其慢性病程来看,应与一般痹证有所区别,与历代医家所论述的“旭痹”、“顽痹”、“历节”极为相似。近年来,现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理、病机及治疗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论治体系;祖国医学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多种新型科研中成药的问世,都为临床医生更好的治疗这种疑难病提供了有力条件。正是由于近年来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都有较大的发展,这本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专著就应运而生了。本书特别强调中西结合的特点,力求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并将中西医的新进展介绍给读者。全书共8章。前两章是基础,包括了概论和病因病理内容;第三、四、五章分别介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内容;第六、七章是本书的重点所在,分别介绍了中西医及康复治疗;第八章介绍了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成人Still病;本书的附录内容包括了风湿类疾病的国内外诊断标准、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方剂索引以及参考文献等。本书以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相结合为原则,力争能满足临床各级人员的需要,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但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而且近年来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理论及临床发展均较快,书中难免存在缺点和疏漏,衷心的希望读者批评和指正。作者199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