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修园(1753—1823),原名念祖,号慎修。福建长乐人。清代著名医学家、教育学。本全书收录他现存世的16部医学著作,包括《灵素节要浅注》10卷、《金匮要略浅注》10卷、《金匮方歌括》6卷、《伤寒论浅注》6卷、《长沙方歌括》6卷、《医学实在易》8卷、《医学从众录》8卷、《女科要旨》4卷、《神农本草经读》4卷、《医学三字经》4卷、《时方妙用》4卷、《时方歌括》2卷、《景岳新方砭》4卷、《伤寒真方歌括》6卷、《伤寒医诀串解》6卷、《十药神书》1卷。陈修园的著作大多流传甚广,主要由于其文字质朴洗炼,畅达优美,且多以歌诀形式,其内容亦深入浅出,切于实用,非常适合初学者作为入门参考书。因此陈修园的著作对于医学之普及有着深远影响。本书全面汇集陈修园的医学著作,并在书末附“陈修园医学学术思想研究”论文一篇,对读者学习和研究陈修园的学术特点有很大启发。该书适合中医各科临床医师、中医院校师生及初学中医者参考阅读。片断:生气之原,男子衰于气,故根气先衰,而发堕齿槁也。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根气先衰,而标阳渐竭矣。《平脉篇》曰:寸口脉迟而缓,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阳气衰,故颜色焦而鬓发白也。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肝乃肾所生,肾气衰,故渐及于肝矣。肝主筋,肝气衰,故筋不能运动;肾主骨,筋骨皆衰,故形体疲极也。八八则齿发去。数终衰极,是以不惟颁白枯槁,而更脱落矣。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经云:荣血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专精者,行于经隧,常荣无已。男子八八,女子七七,天地之数终,而天癸绝,然行于经隧之荣血未竭也。是以老年之人,能饮食而脾胃健者,尚能筋骨坚强,气血犹盛。此篇论天癸绝而筋骨衰,其后天水谷之精,又不可执一而论也。有其年老而有子者,何也?曰:此其天寿过度,先天所秉之精气盛也。气脉常通,后天之地道尚通也。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此复申明天地阴阳之数,止尽终于七七八八也。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此承上文而言,惟修道者,能出于天地阴阳之数也。上古有真人者,提挚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上古真人者,言所生之来,自然合道而能全其天真之人也。天真完固,故能斡旋造化,燮理阴阳,吐纳精气,与道独存,守神全形,是以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寿过天地,无有终①极之时,此由道之所生,故无为而道自合。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谨者也,亦归于真人。中古至人者,谓有为以入道而能全所生之,天真者也。天真虽泄,复能修德全道,积精养神,故合神气,充塞于天地之间。耳目聪明于八达之外,此盖从修炼保固得来,亦能复完天真而同归大道。夫真人者,得先天之真者也;至人者,得后天之炁②者也。其趋则一,故亦归于真人矣。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音慧,恨也。嗔怒也。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至人、真人者,去世离俗,修道全真,无妻室之爱,无嗜欲之情,所谓游方之外,高出人类者也。处天地之内,顺八方之理,教以人伦,法于制度,黻冕于朝堂之上,不欲离于世俗,章服无为而治;不劳其形,随机而应;不役其神,此治世之圣人也。亦可以优游泮奂,而长享百年矣。本书前言前言《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系列丛书是集明清30位医学名家医学著作而成。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其学术源远流长,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日臻成熟,在继承前代成就的基础上,并有许多发展,是中医的鼎盛时期。突出表现在:名医辈出,学派林立,在基础学科和临床各科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本草学和临床学尤为突出。同时著书立说很活跃,医学著作大量面世,对继承发扬中医药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草学在明代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其著述之多,内容之丰,观点之新,思想之成熟,都是历代难以与之媲美的。尤其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天下第一药典”。全书52卷、62目,载药1892种,附本草实物考察图谱1110幅,附方万余首。他“奋编摩之志,僭纂述之权”,“书考八百余家”,“剪繁去复,绳谬补遗,析族区类,振纲分目”,在药物分类、鉴定、生药、药性、方剂、炮制、编写体例等许多方面均有很大贡献,其刊行以来,受到国内外医药界的青睐,在中国药学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多种译本流传于世界诸多国家,其成就已远远超出医药学的范围,曾被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誉为“中国的百科全书”。除时珍之卓越贡献之外,还有缪希雍的《神农本草经疏》,是对《神农本草经》的阐发和注释,与其一生药学经验的总结,详明药理及病忌、药忌,为明代本草注疏药理之先。更有清代张璐的《本经逢原》,其药物分类舍弃《神农本草经》三品窠臼,而遵《本草纲目》按自然属性划分,体例以药物性味为先,次以主治、发明,内容广泛,旁征博引,参以个人体会。全书以《神农本草经》为主,引申发明,凡性味效用,诸家治法以及药用真伪优劣的鉴别,都明确而扼要地作了叙述,使“学人左右逢源,不逾炎黄绳墨”而“足以为上工”也。另外,尚有薛己的《本草约言》,汪昂的《本草备要》,徐灵胎之《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陈修园之《神农本草经读》,张志聪之《本草崇原》等,这些书也都各具特点,流传甚广。明清时期基础理论的研究仍以《内经》以来所形成的自发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理论体系为基础,不断地总结医疗实践经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从不同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如明代的张景岳等十分强调命门在人体的重要作用,把命门看成是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的动力,并受朱震亨相火论的影响,把命门、相火联系起来,在临床上对后世医学有相当影响。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对温热病发生、发展规律的探讨,以及对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创立等。关于人体解剖生理的认识:有些医家对脑的功能有新的记述。如李时珍有“脑为元神之府”,汪昂记有“人之记性在脑”,喻嘉言有“脑之上为天门,身中万神集会之所”等记述,对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临床各科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很大发展,因此时医学十分注意临床观察,临床经验丰富。很多医家都非常重视辨证论治及四诊八纲,如李时珍的《濒湖脉学》,是这一时期重要的脉学著作,该书以歌诀形式叙述介绍了27种脉象,便于学习、理解、诵读和记忆,流传甚广。孙一奎在《赤水玄珠·凡例》中概括地指出:“凡证不拘大小轻重,俱有寒热、虚实、表里、气血八个字。苟能于此八个字认得真切,岂必无古方可循?”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强调以阴阳为总纲,以表里、虚实、寒热为六变。他使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形成了理、法、方、药的完整理论体系。内科医著明清时期很多。薛立斋的《内科摘要》一书,首开中医“内科”书名之先河。也正式明确中医内科的概念,使内科病证的诊治有了很大提高。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张景岳的《景岳全书》等。从学术理论方面,以温补学派的出现和争论为其特点。其主要倡导者有薛立斋、孙一奎、张景岳、李中梓等,主要观点是重视脾肾。薛立斋注重脾肾虚损证,重视肾中水火和脾胃的关系,因而脾肾并举,注重温补。温补派的中坚张景岳的《类经附翼》《景岳全书》,原宗朱震亨说,后转而尊崇张元素和李果,反对朱说,力倡“阳非有余,阴常不足”。极力主张温补肾阳在养生和临床上的重要性。李中梓则在薛立斋、张景岳的影响下,既重视脾胃,也重滋阴养阳。温补之说,成为明清时期临床医学发展上的一大特点。温病学派的兴起是明清时期医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叶天士的《温热论》,创温病卫气营血由表入里的传变规律,开卫气营血辨证论治法则。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乃继承叶氏温病学说,但提出了温病的传变为“三焦由上及下,由浅入深”之说,成为温病三焦辨证的起始。其他如王孟英的《温热经纬》等著作都丰富了温病学说。骨伤科、外科在明清时期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一时期外科闻名的医家和医学专著空前增多。如薛立斋的《外科枢要》,汪石山的《外科理例等,记述外科病证,论述外科证治,各有特点。骨伤科有王肯堂的《疡医证治准绳》,是继《普济方》之后对骨伤科方药诊治的进一步系统归纳。妇产科在明清时期发展很快,成就比较显著。如万密斋的《广嗣纪要》对影响生育的男女生殖器畸形、损伤,以及妊娠等做了记述。薛立斋在《保婴撮要》中强调妇科疾病之养正,记述有烧灼断脐法,以预防脐风;王肯堂的《女科证治准绳》收录和综合前人对妇产科的论述。武之望的《济阴纲目》列述了经、带、胎、产等项,纲目分明,选方实用。儿科在明清时期内容较前更加充实,专著明显增多。如万密斋的《全幼心鉴》《幼科发挥》《育婴秘诀》《广嗣纪要》《痘疹世医心法》等儿科专著,继承了钱乙之说,强调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特点,治疗重视调补脾胃,除药物外,还注意推拿等法。王肯堂的《幼科证治准绳》综合历代儿科知识,采集各家论述,对麻痘、热症等多种小儿疾病论述颇详,流传甚广。眼、耳鼻咽喉及口腔科在这一时期也有一定的进展。如王肯堂的《证治准绳》论述眼疾171症,详述证治,是对眼病知识的较好汇集。薛立斋的《口齿类要》记述口、齿、舌、唇、喉部的疾患,注重辨证治疗,简明扼要,介绍医方604首,为现存以口齿科为名的最早专书之一。气功及养生方面,在此期也较为重视,出现了不少有影响、有特色的养生学专著。如万密斋的《养生四要》。张景岳在《类经·摄生》中也阐发了《内经》的有关养生论述,对养神和养形做了精辟论述,富有唯物辩证精神。另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述300例老年病的验案,强调颐养功夫,寒温调摄和戒烟酒等。清朝末年,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因此,西医学术对中医学术产生很大影响,在临床上中西医病名相对照,并以此指导临床诊治,中西医汇通学派形成。如其代表人物唐容川,立足中西医汇通,发扬祖国医学,精研中医理论,遵古而不泥古,建立了治疗血证的完整体系。综上所述,明清时期名医辈出,医学确有辉煌成就,在中医药学发展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就是我们编辑出版《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之目的所在。全书共收录了30位医家,集成30册医学全书,其中明代13位,清代17位。收录原则为成名于明清时期(1368~1911)的著名医家,其医学著作在两部以上(包括两部);每位医家医学全书的收书原则:医家的全部医学著作;医家对中医经典著作(《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注疏;其弟子或后人整理的医案。整理本着搞清版本源流、校注少而精,做到一文必求其确。整理重点在学术思想研究部分,力求通过学术思想研究达到继承发扬的目的。本书为新闻出版署“九五”重点图书之一,在论证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马继兴、张灿王甲、李今庸、郭霭春、李经纬、余瀛鳌、史常永等审定委员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本书30位主编均为全国文献整理方面有名望的学科带头人,经过几年努力编撰而成。虽几经修改,但因种种原因,如此之宏篇巨著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同仁指正。编著者1999年5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