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务劳动价值学说新探

劳动价值学说新探

劳动价值学说新探

定 价:¥25.00

作 者: 晏智杰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晏智杰经济学著作系列
标 签: 暂缺

ISBN: 9787301048863 出版时间: 2001-04-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0cm 页数: 431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约38万多字,两份短序,一个绪论,三篇正议。绪论交代了研究劳动价值论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说明为什么要对它进行反思以及进行这种反思所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指出只有依据实践克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局限性,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第一篇是对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前提、分析逻辑和理论结构的分析指出它是在什么条件下提出的,适合于怎么样的条件,不适合怎样的条件还比较了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价值论某些关键问题上的进退得失。第二篇从价值论发展历史全过程的角度,说明了劳动价值论的兴超、鼎盛和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衰落;说明代之而起的效用价值论的变形和影响。第三篇是对围绕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论战的系统研究。

作者简介

  晏智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12月至今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晏智杰1939年12月生于古都西安,1957-196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62年秋考取本校研究生,师从我国经济学界元老陈岱孙教授攻读西方经济学及其历史,1965年底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曾先后赴美国(1984-1985)、德国(1991-1992)研修。晏智杰曾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现在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华国外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北京大学国外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副主任等。晏智杰多年从事西方经济学及其历史的教学工作,先后开设经济学理论和历史等方面多门课程,又培养了许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995年被北大团委和学生会评为首届“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之一。1996年获得北大经济学院教学优秀奖。晏智杰多年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他的主要研究领域,除了西方经济学及其历史以外,近些年又更多地转向中国经济改革及中外经济体制的比较研究。10多年来,已出版三部学术专著,四部学术译著,多篇学术论文和学术报告,还与他人合著多部。晏智杰的著作和论文多次获奖。1983-1985年参加合著的教材《经济学说史》(陈岱孙主编)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1985年参加合著的《剩余价值理论释义》获得北京市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1987年晏智杰的学术专著《经济学中的边际主义》获得北大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1997年《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学》获陈岱孙经济学奖,1999年该专著又获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1995年“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取向”获北大“五四”优秀论文奖,该论文又获准入选“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荣誉证书”。1987年问世的专著《经济学中的边际主义》,填补了国内学术界长期以来的一项空白,对西方经济学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边际主义思潮演变的各个阶段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和评价,着重指出该思潮既有为资本主义制度辩解的规范性,又有探索经济生活规律的实证性。1996年问世的专著《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学》和1998年出版的专著《古典经济学》和将要发表的《边际革命和新古典经济学》是关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系列著作。陈岱孙教授在为该书所写的序言中对其学术价值予以高度评价:“本书的特点在于打破现有经济学说史已形成的旧模式;在较全面、较系统的新模式下,对于这一历史时期西方资产阶级经济思想发展中出现的重要观点、理论和人物,提出若干具有创见性的论述”。在此期间,晏智杰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西方经济学的论文,“古典、庸俗还是其他?”、“重评亚当·斯密的价值—价格论”、“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演变和发展”等一批代表性论文,对西方经济学的性质和特点作了新的分析和概括。在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面,晏智杰也取得了引入瞩目的成果。近些年来,晏智杰始终关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研究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并在事关改革方向和前途的一些问题上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中国应当有符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学体系和政策体系,从各方面论证了这种体系既不会完全同于西方经济学,也不会完全同于马克思经济学。以上各篇论文在中国理论界和学术界均已引起相当大的关注和反响。晏智杰作为我国经济学界泰斗陈岱孙教授的学生和同事,多年来在协助岱老工作、研究和弘扬岱老的学术思想和崇高品德方面作了许多工作,他编辑出版了《陈岱孙文集》(两卷,1990年),《大家丛书·陈岱孙卷》(1997年),《陈岱孙学术著作精要与导读》(1998年);还先后发表了多篇研究陈岱孙经济著作的论文和纪念性的文章。晏智杰还是一位勤奋的译者,十多年来翻译出版了100多万字国外经济学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其中主要代表译作有译自俄文的《科学的青春》、《亚当·斯密和当代经济学》,译自英文的《现代经济分析史》、《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经济思想的成长》(合译)等。

图书目录

自序 
再序 
重印本序言
绪论 重新认识劳动价值论是时代的要求 
第一篇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反思
  第一章 经济学价值论的使命
    经济学价值概念辨析
    商品价值与生产要素
    价值与价格
    价值与消费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真谛
    分析前提
    分析逻辑
    狭义劳动价值论的深化
  第三章 劳动价值论与财富
    一元论与多元论
    历史环境的错位
    附录: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效用分析
    小结
  第四章 劳动价值论与价格
    又一个一元论与多元论的对照
    价格决定与劳动价值论
    关于社会必要劳动I
    关于社会必要劳动II
    价格决定论的内涵及基本框架
    结束语
  第五章 李嘉图学派的解体及其历史教训
    斯密与李嘉图解决困难的尝试
    恩格斯论李嘉图学派的破产
    对李嘉图体系矛盾的一些解说
    反对论者对李嘉图学说的责难
    李嘉图追随才的诡辩
  第六章 马克思是否超越了李嘉图? 
第二篇 时代变迁中的劳动价值论
  第七章 与效用价值论孪生共存
    古代希腊和罗马思想家的价值观念
    中世纪神学家的价值观念
    16-17世纪经验主义价值观
  第八章 从劳动价值论过渡到生产成本价值论
  第九章 劳动-成本论衰落与主观价值论萌生
  第十章 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兴起与发展
  第十一章 主客观价值-价格论的双重合流及其发展 
第三篇 “价值转形论”百年论战史考
  第十二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争论
  第十三章 20世纪40?50年代的争论
  第十四章 萨缪尔森引发的争论
  第十五章 解读斯拉法:米克和斯迪德曼
  第十六章 转形问题“新解”评述 
总结 经济学价值新论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