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目前国内第一本对“公司紧缩”这一企业重组重要领域进行全面研究的专业论著,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公司紧缩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应用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作者长期从事中国上市公司的重组工作使本书不仅具有理论深度,而且具备了相当的可操作性。“公司紧缩”,相信许多人在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时会觉得很陌生。这并不奇怪,毕竟现在国内绝大多数企业都梦寐以求成为大规模的企业,国内一些企业巨头已经纷纷喊出“冲进世界500强”的响亮口号。现在有几个企业敢于站出来说我要收缩战线、要追求“少而强、小而美”的经营境界?随便到国内哪家大书店去,都会发现有关“收购兼并”、“资本运营”、“资产重组”等方面的书有上百本之多,而这些关于资本运营和资产重组的书籍又几乎全部在论述公司收购兼并的内容。关于公司紧缩的专业论著却不多见。这种巨大反差不能不让人吃惊!中国企业界和学术界对公司紧缩领域的陌生和淡漠,与对收购兼并等扩张性重组的热衷与追捧形成鲜明对比。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公司紧缩”的系统概念和理论似乎与目前中国流行的经营理念有点格格不入。“公司紧缩”通俗地说就是公司收缩自己的业务或规模。它与以收购兼并为代表的公司扩张行为一同构成了公司重组的主体内容。研究公司紧缩的目的最终是想使公司通过紧缩来调整业务结构,把自己最擅长的业务做大做强,朝“长寿企业”的方向进军。公司紧缩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剖析专业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的利弊,而本书则对多元化或者说盲目多元化进行深入解剖和批评。但这并不意味着专业化一定比多元化要好。国内外一直有许多成功的靠多元化迅速发展壮大的企业案例,也有许多因多元化扩张而衰败破产的案例。关于多元化还是专业化的问题,国外已经争论了几十年,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近几年兴起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对这一问题有所帮助,其关键在于,不管企业多元化还是专业化,都必须具备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成功经营。公司紧缩并不一定意味着公司资产规模的减少,如在剥离、定向股、分拆上市等紧缩技术应用后公司的总资产保持不变或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