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四篇三十六章,有第一篇数量经济理论与方法、承包人的利益机制、寡占厂商产量决策模型比较、粘性工资假设下就业与货币政策的冲击、劳动分工演进与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动态性、宏观经济均衡分析、可计算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第二编企业与地区经济问题、人力资本的测度与企业人才流失的调控、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地下经济规模的估测、地区农村劳动者结构的调整、地区经济的信息化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模型、闽台港经济发展连接模型;第三篇金融与市资本市场、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金融资产定价理论的一种新方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弱势问题、涨跌停板对市场有效性影响、股票市场的投机动态性、企业筹资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国债调整策略、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分配行为、公司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的相关性、商业银行贷款与风险防范模型、地区经济发展与金融运行的关联性;第四篇宏观经济问题、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性技术进步下的多要素生产函数、全要素生产率的非参数测度与分解、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我国景气循环中财政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通货价值改变对居民收支的影响、城镇居民消与收入的协整关系、农村民居消费趋势及其影响因素、通货紧缩的成因、对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定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