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利率是重要的经济杠杆之一,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进而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利率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经济变量之一。本书将要探讨的主要内容就是与利率和利息有关的理论及应用问题。利息理论虽然是保险精算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但它所提供的方法具有极为广泛的适用性,其应用范围远远超出了保险精算领域,在投资分析、财务管理等方面都很有参考价值。本书分为两篇,理论篇介绍了利息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利息的度量方法和年金的计算等;应用篇探讨了利息理论在投资分析和财务管理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包括投资收益分析、债务偿还方法、证券价值分析、利率风险的度量和防范等内容。因此,本书不仅可以作为保险与精算学专业读者学习利息理论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其他专业(如投资、管理、财务、金融等)读者进行相关学习与研究的参考资料。下面列出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如果读者对下述问题感兴趣,那么本书将会对你有所帮助。(1)利率水平是如何决定的?为什么〖HK〗长期利率通常比短期利率要高?(2)复利产生的利息是否总是大于单利产生的利息?单利与复利在什么情况下是相同的?如果复利在一年之内的利息结转次数不断增加,甚至连续结转利息时,复利的利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3)计算现值时的利率是否就是贴现率?利率与贴现率的关系如何?(4)两人投资于同样一个基金,一个人赚了钱,而另一个人赔了钱,如何评价该投资基金的收益水平?(5)如果债券A在每期的利息收入需要重新投资,而债券B到期时一次性还本付息,如何比较它们的投资风险?(6)在分期付款时,借款人在每次付款中的本金和利息分别是多少?它们具有什么规律?如何计算借款人的贷款余额?(7)债券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它与市场利率有何关系?当债券的价格一定时,如何计算投资者的收益率?(8)对于按溢价或折价购买的债券,如何计算投资者在每期的利息收入?它与债券每期支付的息票收入有何区别?(9)对于给定的证券或证券组合,如何评价其利率风险?债务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防范未来的利率风险?(10)“高风险,高收益”是否意味着某个公司的风险越大,投资者购买该公司的股票所获得的期望收益就越高?当然,本书的内容并不局限于上述所列问题,但从这些问题中,读者可以对本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毫无疑问,本书所涉及的内容在投资分析、财务管理等专业领域是十分重要的,笔者尽其所能,希望将本书写得既通俗易懂,又不至于过分琐碎,但由于水平所限,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阐述可能不十分准确。对于书中的疏漏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编著者200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