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顺治十八年,恶疾天花袭击了皇宫,皇帝爱妃命丧黄泉,顺治痛不欲生,立意遁入空门。危急之际,孝庄太后力挽狂澜,下令“改朱批,行蓝批”,并将大病初愈的八岁玄烨推上龙座成为康熙皇帝。 康熙即位以后,鳌拜等权臣威迫有加,连孝庄太后也只好含辱杀忠。康熙改归皇权,权臣图谋废君改朝,康熙被迫殊死相争,最终智擒鳌拜,肃清政敌。 吴三桂等“三藩”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康熙年轻气盛,下旨撤藩,引发“三藩”之乱。朝廷兵将屡被吴三桂击败,明皇“后裔”朱三太子也乘机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太监造反,宫廷大乱。康熙陷入绝望,意欲退位。在孝庄太后的怒斥与激励下,康熙重振精神,起用汉臣周培功,与吴三桂拼死一搏,取得最后胜利。 中年康熙时代,已是国富民强,一片盛世景象。 郑成功后裔郑经割台湾岛自立,不肯归降。蒙古噶尔丹也磨刀霍霍,立誓杀回北京。康熙安抚噶尔丹并将爱女下嫁,西北局势暂缓,并起用明将施琅一举收复台湾,然后调转枪头率二十万大军,在辽阔的草原上进行了殊死的决战。终于全面消灭噶尔丹的余部,完成了中华民族版图的统一。 凯旋班师以后,孝庄太后归天。太子与权臣结成同党,意欲提前即位,康熙废除太子,引发夺嫡之争。 “千叟宴”上,康熙即将宣布立储,却猝死在龙座上。诏书随风飘逝,无人知晓它的秘密。 本书前言特色及评论文章节选楔子 顺治十八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刚过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又开始沿街乞讨。北京城哈德门以西的店铺屋檐下、破庙里挤满了这些人。一家家、一窝窝在城墙根搭起了破庵子、茅草棚,竟有长住下来的意思。好在自李闯王兵败以后,北京城内屡遭兵乱,人口十去五六。东直门内外瓦砾遍地,有的是空闲地方,不然真要人满为患了。这些人大都操关东口音,也有不少像是直隶、山东、河南一带的人,披着褴褛的袄子,腰间勒根草绳,端着破碗向人们讨饭。 “大爷大娘,积德行善,赏一口剩饭吧。俺是从热河逃难来的,上有老,下有小,没法子呀!” “阿弥陀佛!罪过哟!大冬天的哪来的灾,跑这么远的路?” 一个肩头挑着补锅家伙的壮年汉子听了这话,将脸一扭停住了脚,冷笑道:“你是天子脚下的人,怎么知道乡下的事!他妈的,镶黄旗圈了老子的地,不要饭,吃□毛?”说着把辫子往脖子上一盘,气哼哼地走了。 读者至此,或者会问:什么叫“圈地”,便这等厉害! 原来,满洲人未入关前,八旗兵出征打仗,马匹、器械都是自备。各旗为办军需给养,都占有大量旗地,各旗的主儿、王公宗室自家日常挥霍也要消耗大量金银,便在关外各地设置大小不等的庄园。入关之后,前明的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在闯王入京后,死的死,逃的逃,撇下了无数的无主荒田。多尔衮便下令“尽行分给东来诸王、贝勒、贝子、勋臣人等”,丘八爷们当然尽挑好地抢。他们用一根绳子,拴着两匹马,上头插一杆旗,后头的兵丁狂抽猛撵,兜多大圈子算多大圈子,圈子里的地便成了旗人的产业了。这就叫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