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画,对于生活在20世纪末的中国人来说已习以为常。国门初开时,索斯比、克里斯蒂拍卖行的槌声常常使大洋此岸的中国人咋舌不已,几乎是天文数字的高价位使梵高这位神经质的荷兰画家成了创世纪的英雄,《向日葵》、《鸢尾花》、《加歇医生》像天方夜谭里的魔鬼,纷纷从锡封的瓶里钻出来,幻化为现实中的庞然大物,令金元帝国为之一振。当时,中国人只如同是在看风景,在隔岸观火。但这几年绘画市场有西风东渐之势,还没有等国人转过身去,书画拍卖已经在中国大陆被炒得火爆起来。北京、广州、上海、西安、南京……先后挂起了拍卖的幡幢,并与香港、台北相呼应,形成了中国画坛的新景观。至此,人们大都相信卖画及绘画市场是对外开放的产物,是“舶来品”。但是,这个结论无法为历史所接受。千百年来,无数的艺术家、商人及收藏家奔走经营其间,共同造就的中国传统艺术市场,如同一幅山水长卷,被束之高阁,积满灰尘。但那段活生生的历史包含了多少艺术家的艰辛抗争,多少商人的奸诈经营、多少收藏家的苦苦追求。这用汗、用泪、用血写成的历史,几度辉煌,又几度沉寂,伴着日趋成熟的中国文明走过了十几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