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定 价:¥53.00

作 者: 徐耀耀,徐高祉主编;邓爱红等编写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高等师专教材
标 签: 古代史 中国

ISBN: 9787561708002 出版时间: 2001-11-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21cm 页数: 473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史所跨越的时空距离极大,内容丰富而复杂,学习难度较高。学习中国古代史最根本的方法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此,必须认真学习重要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著作和邓小平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同中国历史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根据不同的时间、条件来具体分析历史事件和评价历史人物,正确地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学习中国古代史的钥匙。同时要防止教条主义、简单化的倾向,也要反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学习中国古代史,要刻苦读书。历史不能重现,也无法实践。中国古代史的史实主要根据古代史籍和考古发掘的材料。刻苦读书应当成为学习中国古代史的重要方法。读书首先要下功夫攻读中国古代史的教材,那种轻视教材、不读教材的态度是不对的。读教材要踏踏实实掌握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并准确地掌握历史事件的时空联系,融会贯通。在这个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选读有关参考书籍和论文,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读书要学会借助于字(辞)典、历吏大事年表和历史地图等工具书,以排除学习障碍。读书要记笔记、作卡片,尤其是对感兴趣的问题更要做好笔记。读书要勤问善思。对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要及时询问释疑;对于中国古代史中的学术争论,要用科学的态度去思考研究,去粗取精,加以吸收。这对提高学习质量很有帮助。学习中国古代史,还必须认真学好历史学科的其他课程,如学习中国古代史要阅读古籍,要具备一定的古汉语和古籍知识,应当认真学习《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和选读》,否则就无法接触原始资料,加深对中国古代史的理解。学习中国古代史,要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的学习方法。只有掌握了它,才能提高认识中国古代史的能力,避免学习中的囫囵吞枣和死记硬背。目前课堂教学仍是学员学习中国古代史的主要途径,因此要重视课堂学习,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认真参加课堂讨论。这是保证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古代史》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三编 封建社会(下)
    第九章 隋朝
    第一节 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二、政治制度的改革
    三、经济制度的改革
    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隋和周边各族
    六、隋朝的文化
    第二节 隋朝的灭亡
    一、隋炀帝的暴政
    二、隋末农民大起义
    三、隋朝的灭亡
    第十章 唐朝
    第一节 唐朝前期的政治
    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冶”
    二、唐初的政治经济措施
    三、武则天和武周政权
    四、唐玄宗的改革和“开元盛世”
    第二节 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
    一、农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兴盛
    三、城市、商业和交通
    四、唐后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五、唐朝的社会生活习俗
    第三节 唐朝与边疆各族
    一、突厥
    二、薛延陀和回纥
    三、吐蕃
    四、南诏
    五、靺鞨和渤海国
    第四节 唐朝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一、唐是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二、唐同朝鲜的往来
    三、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四、唐和印度的交往
    五、唐与中亚、西亚、北非诸国
    第五节 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落
    一、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提
    二、宦官专政和朋党之争
    三、均田制的破坏和地主田庄的发展
    四、两税法
    第六节 唐末农民大起义
    一、唐末社会矛盾的激化
    二、大起义的前奏
    三、黄巢大起义
    四、唐王朝的灭亡
    第七节 唐代的文化
    一、宗教和哲学
    二、经学与史学
    三、文学
    四、艺术
    五、科学技术
    第十一章 五代十国和辽
    第一节 五代十国和周世宗的改革
    一、五代的更替
    二、五代的政治和北方人民的苦难
    三、十国的分裂
    四、南方经济的发展
    五、周世宗的改革
    第二节 辽的政治和经济
    一、契丹兴起和辽的建立
    二、辽的政治制度
    三、辽的社会经济
    四、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
    第十二章 北宋和辽、夏、金
    第一节 北宋的政治
    一、北宋的建立和统一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三、王小波、李顺起义
    第二节 北宋的经济
    一、土地制度和租佃关系
    二、赋役制度
    三、北宋社会经济的繁荣
    第三节 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
    一、北宋与辽的关系
    二、西夏的建立和政治经济
    三、北宋与西夏的关系
    第四节 北宋中期的政治改革
    一、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二、庆历新政
    三、王安石变法
    四、宋江和方腊起义
    第五节 金的建立和辽、北宋的灭亡
    一、女真族的兴起和金的建国
    二、宋、金灭辽和西辽的建立
    三、北宋灭亡
    第六节 北宋、辽和西夏的文化
    一、哲学和宗教
    二、文字和文学艺术
    三、教育
    四、史学和类书
    五、科学技术
    第十三章 南宋和金
    第一节 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一、南宋的建立和北方军民的抗金斗争
    二、岳飞抗金与绍兴和议
    三、钟相、杨么起义
    第二节 南宋的社会经济
    一、南宋的腐朽统治
    二、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宋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第三节 金朝的政治和经济
    一、金朝封建统治的确立
    二、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红袄军起义
    第四节 南宋和金的文化
    一、哲学和宗教
    二、文学艺术和书院教育
    三、史学
    四、科学技术
    第十四章 元朝
    第一节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统一
    一、蒙古族的兴起和蒙古汗国的建立
    二、蒙古灭西夏和三次西征
    三、忽必烈与元朝的建立
    四、蒙宋战争和元朝的统一
    第二节 元朝的政治和经济
    一、元朝的统治机构与各项制度
    二、民族政策和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三、元朝的社会经济
    四、元朝的对外关系
    第三节 元末农民大起义
    一、元末社会矛盾的激化
    二、红巾军大起义
    三、张士诚、方国珍的武装割据
    四、朱元璋起义和元朝的灭亡
    第四节 元朝的文化
    一、哲学与宗教
    二、史学
    三、语言、文学和艺术
    四、科学技术
    五、教育
    第十五章 明朝
    第一节 明朝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一、专制主义政治的高度强化
    二、靖难之役和明成祖继续加强封建专制统治
    三、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四、明朝的社会生活习俗
    第二节 明朝的民族关系
    一、瓦刺的兴起与土木之变
    二、明与西北地区各族的关系
    三、明与西南地区各族的关系
    四、明对西藏的管辖
    五、明对台湾的管辖
    六、满族的兴起和后金的建立
    第三节 明朝中期的张居正改革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一、明中期社会矛盾的加深
    二、张居正改革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四、城镇人民的反矿监、税监的斗争
    第四节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明初的海禁和朝贡贸易
    二、郑和下西洋
    三、华侨对南洋地区的开发
    四、东南沿海军民的抗倭斗争
    五、援朝战争
    六、中国人民反对西方殖民者的斗争
    第五节 明末农民大起义
    一、明后期的黑暗统治
    二、农民大起义
    三、大西、大顺政权的建立
    四、李自成占领北京和明朝灭亡
    五、清兵入关和农民起义的失败
    第六节 明朝文化
    一、哲学思想
    二、教育
    三、史学和图书的整理
    四、文学艺术
    五、科学技术
    第十六章 清朝(鸦片战争前)
    第一节 清初的统治政策和各地的抗清斗争
    一、清朝入关后的统治措施
    二、各地的抗清斗争
    三、郑成功的抗清和收复台湾
    第二节 专制主义统治的高度加强
    一、专制主义的封建统治机构
    二、军事制度和刑法
    三、思想文化上的专制主义的统治
    第三节 清朝的社会经济
    一、清朝前期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四、清朝的社会生活习俗
    第四节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平定“三藩”和统一台湾
    二、对蒙、藏、疆地区的管辖
    三、改土归流政策
    四、对南海诸岛的管辖
    五、抗击沙俄的侵犯
    六、清朝的疆域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五节 鸦片战争前夕的清政府
    一、清朝统治的衰弱
    二、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
    三、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四、清朝抵制西方侵略者的斗争
    第六节 清朝(鸦片战争前)的文化
    一、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
    二、考据学、史学和图书编纂
    三、文学和艺术
    四、科技和建筑
   参考书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