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本书的想法开始于大约4年以前。当时,系主任询问我在公休假(指美国大学教师每7年一次的休假年)里有何计划。我告诉了他我正着手写一本关于企业管理的书,其主要内容是如何从创新过程的非线性特性中受益。那时这个课题我已进行了5年多的研究和探索并且脑海中已蕴育了许多成熟的观点和方法。我的公休假开始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Solvay学院,在那里,Ilya Prigogine教授正率领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经济学家等许多领域内的专家在各自的专业方向上进行着关于自组织理论应用的研究,这使得我关于创新过程非线性的研究暂时搁浅。然而,我所参加的经济学小组由Michalle Sanglier领导,他擅长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来解决经济管理领域内的各种问题,正是在Michelle的小组中,我对产品和商务开发过程的计算机模型产生了深厚兴趣。在3个多月的逗留期间,我成功地对生产发展过程进行了计算机建模。并且在休假的剩余阶段里仔细对这种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此后,在新墨西哥州的Santa Fe大学的短暂逗留又帮助我对创新过程非线性的特点作了更精确的公式化计算。从那时到我开始写书之间又经过了3年。在这期间,我努力调整我的理论,使它更适用于实际的管理问题。对我来说,这是个最大的挑战,甚至比当初在Solvay 学院休假时的计算机建模更困难。由于得到许多公司(例如Unilever公司、菲利浦公司、英国钢铁公司和Agritech 2007公司等)经理的帮助,使我能够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大量的实际管理工作,这些工作包括企业远景规划、动态市场中的新商务模式开发、新产品开发过程的加速、投资组合管理和产品结构规划等诸多领域。然而,比这些实际项目更重要的是,由于有机会与各种顾问公司的有识之士经常切磋,使我更加确信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在正确轨道上前进着,并促进了相关研究的继续进行。我认识到在休假期间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成果用于实践。同时,我也发觉到自己以前可能像许多公司一样落到某些技术的陷阱中去了。现在,我能更自信地对我的学生说:新的工艺方法或新产品必须更贴近最终用户;同时,我也能大胆地对同事讲:理论联系实际比单纯的理论更有价值。通过参加以上的实际工程项目,我现在更有理由认为,重视应用研究与研究理论概念同等重要。在这最后18个月的写作期间,我得到了与自己共同工作过的很多公司的经理、顾问以及出版商的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他们的热忱使此书得以早日问世。在此,我想忠心感谢Cees Groenewegen和Marc Vloemans,他们不仅仔细阅读了我的手稿,而且还想出了许多注释和批评指正的意见。10年前,当我开始关于创新过程非线性机制的研究时,几乎没有人理解我的这个选题,大部分同事都认为这个课题距实际相差太远。因为当时的管理学研究大多集中于直接预测和准确规划的方向上。他们中的许多人对我有关创新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持不同观点,认为用这种方法太过复杂,而且用于直接预测或准确规划的管理体制是无效的。因此,我的大部分研究工作都得益于外界的支持,包括那些经理或顾问们,而不是学术界的帮助。当时,Peter Senge的《第五规则》以及Arie de Geus的《有生命力的公司》的出版并没有扭转当时的管理学模式和框架,而只有在Shapiro和Verian所著的《信息规则》一书出版以后,这一状况才有所改变,使研究经济系统非线性行为的主流经济学家得到了应有重视。现在当我们畅谈新经济体制时,经济体系的非线性行为也就成了一个时髦的话题。在此,我认为本书的出版在时间上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因为,随着网络化的日新月异,旧的经济模式已不再合理,网络时代使得经济系统的非线性特点成为每个经济学家不可否认的事实,显现出传统的管理方式出现不可修复的弊端。而本书的主要目的恰恰就是力图找到新的管理方式和实践方法去适应这种变化,并把新的管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商业行为;另外也要让管理专业的学生、公司经理或企业顾问能够了解经济系统非线性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去分析经济系统的性质,掌握存在于这些性质背后的机制并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最后要指出的是,书中所述均为作者个人观点,因此,当与读者意见不合或书中所述不尽正确时,敬请批评指正。另外,本书也吸取了许多曾经鼓励和帮助过我的同事的观点或方法,在此,我要特别感谢的是Cesre van Mourik、Grada Degenaars、Cees Groeneveld、Marc Vloemans以及听我“技术管理与创新”课程的同学们,感谢他们为本书的手稿所作的注释和说明。Felix Janszen鹿特丹·200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