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论
1.1 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
1.2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范围
1.3 公共选择理论的渊源
1.4 公共选择理论产生的背景
1.5 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
1.6 公共选择理论的三个学派
2.公共选择的起因
2.1 公共物品与“逃票乘车”
2.2 “囚犯难题”与合作博弈
2.3 外在性与科斯定理
2.4 需要公共选择的理由
3.投票规则
3.1 一致同意规则
3.2 多数票规则——投票悖论
3.3 多数票规则——投票悖论的消除
3.4 多数票规则——多维选择
3.5 最优投票规则选择
4.代议民主制中的公共选择
4.1 政党与选民
4.2 两党竞争模型
4.3 多党制与党派联盟
5.利益集团理论
5.1 利益集团及其传统理论
5.2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
5.3 政治企业家理论
5.4 压力集团的一般模型
6.寻租理论
6.1 寻租理论的兴起
6.2 寻租、避租与寻租支出
6.3 创租和抽租
6.4 寻租与制度
6.5 寻租的社会成本
7.官员理论
7.1 尼斯卡兰模型(一):官员预算最大化
7.2 尼斯卡兰模型(二):官员效用最大化
7.3 委托人一代理人理论
7.4 法官最大化模型
8.政府增长与政府失灵
8.1 政府规模增长的事实
8.2 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公共经济学分析
8.3 政府规模增长的原因:公共选择分析
8.4 政府失灵
9.政府失灵的矫正——重新创造市场
9.1 偏好显示新机制设计
9.2 市场改革的新思路
10.政府失灵的矫正——宪法经济学
10.1 宪法经济学:概述
10.2 罗尔斯的契约主义
10.3 布坎南的宪制理论
10.4 政府权力的宪法约束
11.公共选择理论在西方
11.1 两起两落,命途多舛
11.2 一位法国学者眼中的公共选择理论
11.3 一种毁誉参半的学说
11.4 退休之前的自我评价
11.5 公共选择理论的应用和前景
12.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
12.1 关于“经济人”范式
12.2 中国的公共选择问题
12.3 中国政府规模增长分析
12.4 “经济学”还是“政治经济学”
12.5 如何看待公共选择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