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为初学者编选的一部古文教材,在当时是一部通俗流行的语文读物,从首刊到现在三百多年,多次重印,影响持久而深远。所谓古文是骈体文、制义文,(八股文)以外的古代散文。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编选古文选本的传统,但这些选本往往规模较大、篇幅众多,内容深奥庞杂,表现手法一般偏高,对于研究古文有极其珍贵的价值,却不适于普通读者阅读理解,而《古文观止》避免了上述弊病。《古文观止》选取了从先秦到明末的二百二十二篇文章,按时代和作者分为十二卷,每卷篇目匀称,篇幅适中。概括地表现了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全书以《春秋左氏传》开篇,并从中选了三十四篇,《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叙事完整、详实,把千头万绪的战争叙述得层次分明,人物刻画得形象生动,语言简炼,字句严谨,是先秦散文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自秦汉以后,我国古文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是以柳宗元、韩愈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古文观止》收录了他们七十八篇作品。这就构成了全书的两大重点。同时也兼收了其他风格的作品。如明代,既收录了以李梦阳为代表的“前七子”的作品,也收录了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的作品。这样使普通读者可以有个清晰的认识,眼界又不致于太狭窄。其次入选作品虽以古文为主,但少量脍炙人口的骈体文名篇也择其主要选入,如《滕王阁序》。再次所选文章注重思想性、艺术性,但并不艰涩难懂,多为历代传诵的名篇。如《曹刿论战》、《醉翁亭记》等。《古文观止》的编者吴楚材、吴调侯二人是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们都是乡间塾师,以授课为生,所以编选本书的目的十分明确即为初学者提供好的教材。定名为“观止”,来源于《左传·季札观周乐》,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赏乐舞,当演出虞舜的《韶箾》结束后,季札赞叹说:“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认为已经观赏到最高水平的了,其余的就不必看了。吴楚材、吴调侯认为他们所选的作品已是最好的了,看了此书,别的选本也就不用看了。以我们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古文观止》还是有些不足之处的。首先编者在康熙年间编著,有些伪作,没有被发现,也被加以选录。如《李陵答苏武书》、《辨奸论》等,其次是有些文章维护的是封建的纲常,如《苏秦以连横说秦》。另外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全书的下限是明代末期,不能反映我国古代散文的全貌,有等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