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传统的研究课题注入了全新的研究角度。作者一改传统的著作方法,大胆尝试用总论编、地区编、专题编和宏观编这四个不同的层面和角度,科学地选择了上海这一中国乃至世界特大城市作为研究的个案,因为上海城市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往往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率先性或先兆性,上海郊区的农村非农化和城市化水平也位居全国领先水平,特别是作者抓住了20世纪90年代上海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孕育着新一轮深层次再转移的发展势头,以及上海都市型特色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的契机,从上海地区的专题研究拓展到宏观编的全国范围。第二,资料丰富,数据翔实。从本书所从事的个案分析和总体论述看,作者不但自己深入实际,从事到点到户的调查访问,还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论文专著的检索工作,但这并不是简单的数据资料堆积或罗列,而是作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充分的理论分析,特别是作者紧扣本书的主体:即从传统的城市化政策和城市化发展滞后的背景到改革开放后的农村人口城市化再推进,乃至当前的非农化。作者将以自己的研究结果和已经掌握的数据资料,将人口经济学对我国以及上海人口的非农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研究引向更加深入。第三,在课题的分析研究中注意到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从本书的总论编、地区编、专题编和宏观编结构看,个案事理层次分明,理论分析系统透彻,有较强的说服力。全书既有大量具体问题的分析,也不乏有全局的、系统的考察,富有整体感。比如在地区编中,作者侧重于上海远郊和近郊地区的农村城市化和非农化现象,在专题编中特别注意对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分析描述,总论编则加大了对上海农村人口城市化和非农化转移发展新态势的论述,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构想和对策建议,而最后的宏观编又让人们的整个视角拓展到中国的城市化和非农化的协调再推进。第四,比较注重有针对性地吸收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国内学术界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问题研究虽然成果不少,但仍然缺乏对一些地区和特定城市人口城市化进行深入的个案剖析和系统的理论描述。作者注意收集信息,争取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上有所突破,同时他在引证国外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颇有新意地提出了城市化滞后是加剧城乡人口压力的“双刃剑”,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是有利于缓解城乡人口压力的“双赢”政策。作者在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时,包括一些未刊稿,都一一予以注明,这种博采众家和实事求是的学风值得发扬。第五,在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突破。在研究中,作者除了注意传统的定性分析外,更加注意到数量概念的重要性。通览全书,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无论在分析实地调查的个案,还是宏观的总体阐述,都不倦地采用了大量的计量方法去论证自己所面对的问题,不断地用计量结果来论证自己的学术观点。在整个研究中,我们可以体察到作者在整个著述过程中将人口统计学、人口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城市社会学进行了比较优良的组合,在方法上确实能让读者感到耳目一新。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当前和未来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一个历史上的农业大国,中国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移和人口城市化进程必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也正是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朱宝树教授经过多年的鏖战,一部新的专著又将面世,这无论对人口学术界,还是对人口专业或非入口专业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欣慰,我们必将从中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