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社会迈向新世纪之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以民族文化为单元的多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加快了融合与互动的进程。 自从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为了救亡图存,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面对外来撞击在从器物和制度层面进行积极回应的同时,也对中华民族的自身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抛弃“夷”“夏”之辨到‘才学为体,西学为用”,再到“中西文化平衡论”、“中西文化互为体用论”及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在一个世纪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也开创了中华文化的新纪元。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文化建设进行得并不十分顺利。只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文化建设才真正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近20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文化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文化产业已被国际学界公认为朝阳产业,并且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由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了中心。据报道,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早在1993年就已超过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加发达,其视听产品出口额仅次于航空航天等少数行业,在国际上占据了4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已占据总消费额的30%以上。 我国文化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截止2000年底,仅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娱乐业、音像业、演出业、艺术品经营业等门类的产业单位已达22.3万个,从业人员91.9万人,年上缴各项税金20.2亿元,创增加值118.9亿元。我国图书出版单位500多家,出版业总资产已达700亿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我国原有的文化发展模式和文化发展的前景。 但相对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属于弱势产业,还缺乏国内市场的整合能力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因此,加入WTO无疑将给我国文化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首先,从机遇来看,加入WTO可以使我们利用外来资金、技术、信息以及人才优势对目前国内狭小散乱的文化市场进行整合,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使我们利用市场准入扩大外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进入,丰富和活跃我国的文化市场,从而加深我们对文化的性质、功能和作用的再认识,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文化制度的创新等等。应当看到,加入WTO必然要引起文化市场行业布局、地区分布、所有制结构的良性互动,必然要求文化市场管理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由以行政管理为主向以法制手段为主的转变,这将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其次,从挑战来说,入世将对我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优秀民族文化造成冲击,给我国文化产业单位带来生存压力。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准备。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的源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西方强权政治、文化霸权主义正在向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渗透,世界各民族创造的多样性和文化的独特性正面临着挑战。在一个市场经济体制构架尚未形成,文化产业起步不久,文化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文化的法制建设和管理还很滞后的情况下,如何迎接入世后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冲突的挑战,在学习、吸收、借鉴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弘扬和发展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壮大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贯彻落实到文化工作的实际中去,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鉴于此,我们集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编印了《WTO与中国文化产业》一书,以供广大文化工作者学习、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