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的存在一直是一个中国文学的异数。提起梁晓声,我们就会联想到“知青小说”。如今,那个年代已经远远地离开了我们,梁晓声的小说还有张力吗?梁晓声作品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知青小说”,表现一代知识青年在那场荒谬的历史运动中所显示出的理想追求和人格精神,热情讴歌了在动乱年代和艰苦环境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他的另一类作品则相对平实,作品取材于城镇、农村、学院、家庭等领域的生活,表现了他开拓生活视野的意向,体现出鲜明的纪实风格。本书中有一个饶有兴味的段落,写他和一个爱好文学的女青年谈话。这是一个八十年代的场景,这个女青年生活优裕,高谈阔论,却对于平民百姓有一种本能的蔑视,以至于在不相识中嘲笑了叙述者“我”的父亲和儿子。而叙述者“我”则言词激烈地驳斥了这个女青年。其理由正是我所指明的上述两个方面。梁晓声的小说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段落。在这样的段落中,作为和底层在一起的作家,梁晓声一面已经超越了被损害的底层的原有局限,获得了更加有力的位置,享有了一个作家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另一面却又和底层的被损害者同舟一命,拥有共同的感情和认同。这一特定的位置决定了梁晓声写作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