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自序 不懈的精神追求
语言转向和语言的意义
20世纪哲学中的语言转向
重视语言——哲学现代化的
一个重要方面
20世纪英美哲学中“语言的转向’
对语言意义理论的讨论
牛津的哲学气氛
与维特根斯坦的三次遭遇
90年代文化评论
社会转型期的精神文化定位
从80年代到90年代:学术范式的转换
关于后现代哲学的几个问题
后现代思潮与当代中国文化
世纪之交的哲学思考
社会转型和人文精神:两方面问题
文化争论和民间话语空间
——答《岭南文化时报》记者问
为提倡学术规范一辩
新三届求学历程: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
且慢给科学技术定罪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当前中国思想争论
时评与书评
轿车文明在中国
21世纪——多元共存的时代
法律的完善需要公民的参与
学学罗素
今天我们怎样爱国
大师能否培养?
关于《哲学研究》
中国学人的洞穴假相
——读《天演论》
当代中国思想史的华章
——读《顾准文集》
文化民族主义的镜鉴
——读《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
80年代思想文化潮流的见证
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从“大历史观”看现代化进程
——读黄仁宇的《资本主义与
二十一世纪》
对当代科学知识的臆断
——评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