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有句“绵绵瓜瓞”,有连绵不绝之意,寓意子孙昌盛。这正好契合了“一阴一阳谓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中国传统的太极阴阳哲学。此哲学体系也贯穿于民间文化的发展之中。本书的主旨就是以地上的民间艺术与地下的出土文物及考古文献相互印证,揭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本原哲学的秘密——生命与生殖崇拜!(本书铜版纸彩色印刷,异常精美!)作者自述:一要生存,二要繁衍,这是人类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也就成为人类发展的基本文化意识。实际上繁衍意识也是生命意识,是生命的无限延续。由此形成中华民族的混沌化分阴阳,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以阴阳观与生生观为基础的中国本原哲学体系,作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基因自始至终贯穿于民族文化发展的全过程,并成为了民族群体文化即民间文化的主体内涵。以阴阳观与生生观为核心的中国本原哲学诞生于比诸子百家哲学早3000年的原始社会。它作为民族群体的宇宙观,无孔不入地溶于原始社会民族文化群体之中,并成为中国原始社会历史考古文化的基本内涵。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和发展,由中国本原哲学派生出春秋战国以来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诸子百家的哲学体系。而以阴阳观与生生观为核心的中国本原哲学体系的原型,却作为民间文化的主体内涵,由原始社会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几千年来,无孔不入地贯穿于由衣食住行、人生礼仪、信仰禁忌到节日风俗的全部民俗社会生活之中,并作为民族本源文化的活化石,为我们提供了解开历史考古文化之谜的钥匙。观物取象的“象”,是中国本原哲学的载体,以中国本原哲学为基础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由哲学体系、艺术体系到造型体系和色彩体系,形成了一个丰富而完整的体系。它作为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母体,推动着各个历史时期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以人类认识论的发展规律而言,中国本原哲学体系应该属于人类社会发展高级阶段的哲学现象,因而它的形成发展在历史上对推动中国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曾经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今天,随着对中国本原哲学体系再认识的深入发展,中华民族必将为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较我们的祖先更为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