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共分三册:1发现中国本书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西2000多年的交往史。它是一部具有相当高学术品位的大众化读物,属地道的“科普类学术著作”。雅克·布罗斯先生主要是从西方的角度,以欧洲人的世界观,来塑造中国形象和论述西方与中国关系史,而这样的论述,正是中国学者所缺乏的,也是中国学术界需要的。雅克·布罗斯先生的观点是公允的,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那种对我并不太有利的国内和国际大环境中,这种态度尤为可贵。他是站在西方人的立场,从西方的角度进行阐述,这也是研究中西关系史的西方汉学家们习惯于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不过,文章人人会作,各有不同巧妙。雅克·布罗斯先生的这本书是成功的,能为各方面所接受。2清宫洋画家伯德莱于1997年又出版了这一部《18世纪的入华耶稣会士画家》的新作。全书文图并茂,共分12章文字记述,同时发表了入华耶稣会士郎士宁、王致诚(Jean-DenisAttiret,1702-1768)、艾启蒙(IguaceSichelbarth,1708-1780)、蒋友仁(MichelBenoit,1715-1774)以及遣使会士德理格(TeodoricoPedrini)、奥古斯定会士安泰(安若望,JeanDamascene)等画家,特别是康乾皇帝宫中充任御画家者的作品。书中发表了他们的130多幅绘画,其重点是论述郎士宁与王致诚在宫中作画、耶稣会士们与磊收藏家乾隆合作、热河木兰围场秋狝图、版画《乾隆皇帝得胜图》的制作、建筑艺术、喷泉(大水法)、修建西洋楼、耶稣会士们的山水花鸟与人物画。作者最后讲到耶稣会士被解散之后,仍有几位原耶稣会士留在乾隆年末的宫中,他们大都是对皇宫有用的人,包括绘画在内。这其中包括意大利籍入华耶稣会士潘廷璋(GiuseppePanzi,1734-1812),他以其乾隆皇帝的画像作为《中国杂纂》的卷首插图而驰名于法国。当时留在清宫中的御用洋画家还有贺清泰(Louis-AntoinedePoirot,1735-1813)和钱德明等。作者特别研究了在雍乾时代(1723-1795),耶稣会士们作为瓷器装饰图案而绘制的浅灰单色画,尤其是法国入华耶稣会士殷弘绪(Fran&oisXavierd’Entrecolles,1664-1714)在瓷都江西景德镇的作品。此类由耶稣会士们作图而烧制的外国计货瓷器,被欧洲人俗称为“耶稣会士们的瓷器”。这批绘画证明,18世纪的中国绝不是在西方所淬的那种负面形象:总而言之,由于这批入华画家耶稣会士主要是生活在康雍乾盛世时代,所以他们的绘画活动形成了中西艺术交流史上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