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与第三版最大的变动是把原第二章“神经系统损害的定位诊断”改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以症状学为纽带,把定位诊断中的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反射和脑神经等内容有机地融合到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中,个别内容放到疾病中加以说明,并无遗漏。这一章作为《神经病学》的总论,应该使同学们把已学过的神经解剖学知识与疾病的临床表现,即症状和体征结合起来,成为进入临床的桥梁。这样做既避免了重复,又让抽象的解剖学概念转化为与之相关的活生生的症状和体征,也符合国外的几种权威神经病学教科书的编写规范。这次编写还根据疾病的常见性、多发性及重要性的原则,确定每种疾病应占的篇幅,如腔隙性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应写得较为充分;还补充了一些常见疾病和新概念,如急性轴索型格林巴利综合征、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血管性痴呆(多梗死性痴呆、Binswanger病、CADASIL)、病毒性脑膜炎、朊蛋白感染疾病、神经Lyme病、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肌张力障碍、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离子通道病、Lewy体痴呆、Pick病及额颞痴呆等。目前脑性瘫痪已是全新的概念,并与许多后天性疾病有关,故略作描述;由于近年来成年人神经系统结核病日渐增多及其病损的复杂性,增写了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一节;失语症中介绍了最新分类,并补充了复述对失语症鉴别的重要性。癫历来是讲授和学习中的难点,本书将癫章分成五节,从传统的视角描述,又贯穿了国际分类标准,尽量使概念明晰化,希望会有利于教师授课和学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