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卡尔(1858——1938)20世纪初曾创了两项空前绝后的世界性纪录:她是惟一在中国官廷之内一连呆了很长时间的外国人,又是惟一替尚健在的中国后妃画过肖像的人。她1903年来华,是当时中国海关税务司柯尔乐(FrancisAugustaCarl)的姐姐,1903年经美国公使夫人苏珊·康格(SusanConger)的推荐倒颐和园为西太后画像。原定画两次的,结果一发而不可收,一直画了9个月。这期间她大多数时间都在宫里。9个月的宫廷生活不仅使卡尔完成了四幅西太后的肖像,更重要的是为她两年之后出版的此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卡尔的这部书与其他同类作品比较起来,有其鲜明的特色。一是对主要人物西太后、光绪皇帝和皇后,以及种种小事的记载之详,而且完全是亲眼目睹;二是作者由于职业的训练,观察非常细致,又善于捕捉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她笔下的这几个主要人物都给人以形神毕肖的感觉;三是由于作者是应邀到宫里去作画的外国人,并非清朝臣民,所以无须过于拘束甚至战战兢兢,而正是这种轻松的氛围和宾主交流的平等导致了使此书内容得以生动的种种小事件、小冲突。“柯姑娘”——当时宫廷内外对卡尔的一致称呼——一个美国人给西太后画像,这在当时听起来似乎是异想天开的一件事,所以得以实现,不能不归功于康格夫人。康格夫人是位富有正义感的女权主义者,她的正义感使她对当时外国人在中国为所欲为的傲慢行为顺理成章地产生了强烈的反感,而西太后作为一位掌握全中国生杀大权的女性,其在社会上产生的作用之大显然是女权运动所歆羡的,由此也就成了她的崇拜对象。庚子年义和团围攻北京外国公使馆,得到西太后的全力支持,甚至还派军队去助战,所以此后她在外国人的心目中形象大坏,西方有许多人都将她恨之入骨,而一些漫画更是将她的面目肆意歪曲。康格夫人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想出了为西太后画像、然后送往圣路易斯博览会展出的主意。关于这个,她在给女儿的信中是这么说的:“好几个月以来,我对报上那些有关皇太后陛下的可怕的、不公平的漫画一直很气愤,同时越来越希望能让全世界看到她较为真实的形象。我想到了请求皇太后陛下准许与她讨论关于为她画肖像的事。”她起初向西太后推荐这一计划时,西太后也并不怎么领情,但后来在她的多方努力之下也就勉强同意了。所谓勉强,就是限定只准画两次,而对于一幅这么大尺寸的肖像画,两次当然远远不够。幸好亲自看画家画了一回之后,西太后来了兴趣,结果两次变成了9个月。这样不但画像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也使卡尔有了写成这本书的可能。此书对西太后的评价并不客观,有过于吹捧之嫌,卡尔对西太后的个人崇拜显然是其中的一大原因。不过能对西太后作较全面的描述的文献不多,而且大多并非信史,真正能像卡尔这样,通过直接接触而来的,可说是凤毛麟角,所以就显得可贵了。再说无论如何,卡尔是外国人,吹捧也罢,个人崇拜也罢,都超不出小巫的范围。翻译方面,本用不着说什么,但因作者所处的时代关系,书中有几个名词如今看来用得并不适宜,如“拳民”(Boxer)和“满州”(Manchuria)等。为尊重原文件,硬改译为“义和团”和“东三省”显然不妥,故一仍其旧,特向读者作一说明。译者2001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