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批评家擎出了“晚报文体”“小女人散文”“中产阶级趣味”等一系列概念,对刚刚滥觞的“小资”潮进行批判,那个时候我也是这些批评家中的一员,我对“中产阶级趣味”的批判可谓不遗余力,但是“小资”潮并没有因为这些批判而衰退,反而是愈演愈烈。新世纪之后,“小资”已不仅仅是部分布尔乔亚气息浓厚的知识分子的笔头兴趣了,它不仅仅在街头无数的时尚“小资”刊物上做文字流动,它还真真切切地在大街上流淌,在年轻人的心里唱歌,它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生活倾向,一种大众化的生活运动。我们的生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地“小资”过。“小资”有的时候非常具体,我们就生活在它之中,它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语言、服饰、行为;但是,有的时候“小资”又非常抽象,我们不知道它姓什么,叫什么,很少有人能真正地说清它到底长什么样“小资”是暧昧的,温暖、舒张、富足、惬意的生活方式,回避矛盾、避免极端、反对暴力、无意钻营的生存态度,常常使它看起来面孔模糊,它的个性是淹没在时尚和流行之中的。小资是粉红的、淡蓝的、浅绿的。“红”曾经是暴力革命的象征,而在“小资”的色谱上,它是被弱化成粉红色相的,纷繁而不缭乱,繁复而不冲动,因为加入了白色,明度被提高了,所以它丝毫也没有大红的焦躁郁闷,反而是明快的、舒朗的,具有暖洋洋的抚摸效果。它是欲望的,不过这欲望一点儿也没有燃烧起来,它在理性的温文尔雅地控制之下。“蓝”是安详、优雅、富于情调的,淡蓝就像“小资”的摇篮,把生活中的种种愁思、渴盼、拒绝等枝枝蔓蔓收束其中。“绿”在“小资”的辞典中承担了“爱”的功能,它是大自然的颜色,“爱心”作为世界性小资词汇,是披着绿色的盛装的。“小资”是欲望性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某种特殊的消费倾向塑造出来的,但是,这欲望是保守和内敛的,在现代都市的大街上,欲望被小资处理成了可以消费的商品,拥有了理性的、社会认可的释放渠道,因而也非常安全,不会演变成毁灭性的灾祸。有的时候看起来它是刺激的、破坏的、动荡的,而内里却相反,它刺激、破坏、动荡的外表恰好是其内在的均衡、理性、保守的“小资”性的装饰。实质上“小资”是无个性、无特征的,它的暧昧、模糊使它近乎于“无”,然而“小资”也恰恰是在玩味这“无”。我在想,我们这个时代不少人在精神本质上正越来越“小资”化,辉煌的物质性真实地展现了其内里空空如也近乎于“无”的日常化、平面化的精神面貌。然而,到底什么是中国的“小资”呢我们需要更为真切地把握它,就此点而言,再没有比小说和散文给我们的信息更丰富了,小说是社会生活性状的生动反映,散文则是人们生活趣味和观念的直接表达。《十小资女作家解析》选择了十个女作家的小说、散文,又请十位青年才俊以这些作品为材料对“小资”问题做了些分析。当然,这里的工作还是初步的,有的甚至是有偏差的,这些评论者非常年轻又身在小资潮中,他们并不想过分概念化地来论述这个问题,他们更多地是想把这个问题摊开。